老来岁月去如流,佳节前期约共游。
玉露尽驱三伏暑,银蟾堪□作中秋。
交朋得暇频相过,身世须忘百不忧。
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
老来岁月去如流,佳节前期约共游。
玉露尽驱三伏暑,银蟾堪□作中秋。
交朋得暇频相过,身世须忘百不忧。
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
这首宋诗《八月八夕邀刘学录》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老去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的期待。首句“老来岁月去如流”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匆匆,时光荏苒的感觉。诗人抓住佳节前的时机,邀请朋友共度,“玉露尽驱三伏暑”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暑气的消退,为中秋团圆增添了清凉之意。
“银蟾堪□作中秋”中的“银蟾”指代明亮的月亮,中秋节又称月圆之夜,此处空白处可能填写“照”或“圆”字,以强调中秋月圆的寓意。诗人希望借此佳节,与友人相聚,忘却世事烦忧,“身世须忘百不忧”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最后两句“尚有读书心未足,寒光凭为洗双眸”,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年迈,但求知之心未减,借着清冷的月光,仿佛能洗净双眼,重拾书卷,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光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寓含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武夷山水东南绝,行人往来慕高节。
千言万语写不尽,举头一览群峰列。
苍松怪石势欲奔,峭壁雄崖怒相颉。
中藏万古心,就隐三寸舌。
神仙事渺茫,俯仰愧中辍。
静观物理总纷纭,只好投簪共樵说。
朝从鹿豕游,夜伴溪云歇。
芒鞋竹杖任徘徊,长啸高吟恣怡悦。
饥餐古桧精,渴饮幽泉洁。
我来武夷山,老景成饕餮。
烦师借问九曲溪,终南捷径何优劣。
朔风起庭树,宿鸟惊寒枝。
高馆敞虚寂,迢迢夜何其。
别来仅踰月,如隔三秋期。
所怀叙未终,示我琼瑶词。
银烛照绮席,酌我黄金卮。
谈笑意方适,坐久浑忘疲。
人生会合难,聚散自有时。
明晨俶行装,又与君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