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东南绝,行人往来慕高节。
千言万语写不尽,举头一览群峰列。
苍松怪石势欲奔,峭壁雄崖怒相颉。
中藏万古心,就隐三寸舌。
神仙事渺茫,俯仰愧中辍。
静观物理总纷纭,只好投簪共樵说。
朝从鹿豕游,夜伴溪云歇。
芒鞋竹杖任徘徊,长啸高吟恣怡悦。
饥餐古桧精,渴饮幽泉洁。
我来武夷山,老景成饕餮。
烦师借问九曲溪,终南捷径何优劣。
武夷山水东南绝,行人往来慕高节。
千言万语写不尽,举头一览群峰列。
苍松怪石势欲奔,峭壁雄崖怒相颉。
中藏万古心,就隐三寸舌。
神仙事渺茫,俯仰愧中辍。
静观物理总纷纭,只好投簪共樵说。
朝从鹿豕游,夜伴溪云歇。
芒鞋竹杖任徘徊,长啸高吟恣怡悦。
饥餐古桧精,渴饮幽泉洁。
我来武夷山,老景成饕餮。
烦师借问九曲溪,终南捷径何优劣。
这首元代诗人倚南海涯的《武夷山》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水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在此地的深刻体验。
首句“武夷山水东南绝”,开篇即点明武夷山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的非凡之处,暗示其与众不同的美。接着,“行人往来慕高节”一句,不仅描绘了武夷山吸引众多旅人的景象,也暗含了对武夷山高尚品格的赞美。
“千言万语写不尽,举头一览群峰列”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武夷山壮丽景色的难以言表,以及诗人面对此景时的震撼与赞叹。接下来的“苍松怪石势欲奔,峭壁雄崖怒相颉”描绘了武夷山独特的地貌特征,松石峭壁仿佛充满生机与力量,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藏万古心,就隐三寸舌”则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深邃内涵的感悟,认为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沉思。而“神仙事渺茫,俯仰愧中辍”则流露出诗人对武夷山神秘传说的向往与敬畏,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渺小与不足。
“静观物理总纷纭,只好投簪共樵说”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以及与山林间的隐士交流的愿望。接下来的“朝从鹿豕游,夜伴溪云歇”描绘了诗人在这里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芒鞋竹杖任徘徊,长啸高吟恣怡悦”表现了诗人漫步山间,自由自在,放声高歌的快乐心情。最后,“饥餐古桧精,渴饮幽泉洁”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心灵之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