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垂杨.上巳万柳堂雨中即事用竹山词韵》
《垂杨.上巳万柳堂雨中即事用竹山词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垂杨

花间微雨,响苏苏几点,乍听还小。

径冷泥香,凤城佳节游踪悄。记曾骑马横门道。

有夹路、红深翠窈。甚前番、社鼓饧箫,到今来偏少。

拚把春光湿了。枉青粉墙西,酒旗斜袅。

扑蝶湔裙,梦华遗事何人晓。落红旋被东风扫。

扫不去、閒愁缥缈。纵然晴也,奈浓春渐老。

(0)
鉴赏

这首《垂杨》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上巳节雨中万柳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雨中的江南景象。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花间微雨的静谧与清新,以及季节更迭中淡淡的哀愁。

“花间微雨,响苏苏几点,乍听还小。” 开篇即以轻柔的雨声引入,仿佛在耳边轻轻诉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径冷泥香”一句,通过嗅觉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雨后小径上泥土的芳香,以及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记曾骑马横门道。有夹路、红深翠窈。” 这两句回忆起往昔的热闹场景,曾经的马蹄声、红花绿叶的夹道,如今却显得寂静而寥落。“甚前番、社鼓饧箫,到今来偏少。” 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节日气氛的怀念,以及现今节日气氛的减少,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拚把春光湿了。枉青粉墙西,酒旗斜袅。” “拚把春光湿了”一句,表达了词人愿意让春光在雨中更加滋润,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酒旗斜袅”则描绘了雨中酒肆的景象,虽有酒旗飘扬,但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

“扑蝶湔裙,梦华遗事何人晓。” 这两句通过描写少女在雨中追逐蝴蝶、洗涤裙摆的场景,反映了青春的活力与纯真,同时也引出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以及这些记忆是否有人能理解或共感的疑问。

“落红旋被东风扫。扫不去、閒愁缥缈。” 最后,词人通过落花被风吹散的情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以及随之而来的闲愁。尽管东风可以扫去落花,却无法扫去心中的愁绪,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词以雨为线索,串联起春日的景色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追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杂言

鸟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

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黏日月。

(0)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0)

辞世颂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0)

竹夫人

欲结同心无着处,但将手足伴猗那。

扫尘二女浑无语,稳梦三更寂不波。

脂粉懒沾西子色,风流常逐楚天娥。

无端一入骚人手,点污贞心奈若何。

(0)

花月

花围曲槛月当天,惜月怜花夜未眠。

月下看花花更艳,花前赏月月增妍。

好乘月色评花谱,疑有花香上月弦。

愿得月圆花不谢,和花和月度流年。

(0)

咏水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沈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