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微雨,响苏苏几点,乍听还小。
径冷泥香,凤城佳节游踪悄。记曾骑马横门道。
有夹路、红深翠窈。甚前番、社鼓饧箫,到今来偏少。
拚把春光湿了。枉青粉墙西,酒旗斜袅。
扑蝶湔裙,梦华遗事何人晓。落红旋被东风扫。
扫不去、閒愁缥缈。纵然晴也,奈浓春渐老。
花间微雨,响苏苏几点,乍听还小。
径冷泥香,凤城佳节游踪悄。记曾骑马横门道。
有夹路、红深翠窈。甚前番、社鼓饧箫,到今来偏少。
拚把春光湿了。枉青粉墙西,酒旗斜袅。
扑蝶湔裙,梦华遗事何人晓。落红旋被东风扫。
扫不去、閒愁缥缈。纵然晴也,奈浓春渐老。
这首《垂杨》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上巳节雨中万柳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雨中的江南景象。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花间微雨的静谧与清新,以及季节更迭中淡淡的哀愁。
“花间微雨,响苏苏几点,乍听还小。” 开篇即以轻柔的雨声引入,仿佛在耳边轻轻诉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径冷泥香”一句,通过嗅觉与视觉的结合,描绘了雨后小径上泥土的芳香,以及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记曾骑马横门道。有夹路、红深翠窈。” 这两句回忆起往昔的热闹场景,曾经的马蹄声、红花绿叶的夹道,如今却显得寂静而寥落。“甚前番、社鼓饧箫,到今来偏少。” 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节日气氛的怀念,以及现今节日气氛的减少,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拚把春光湿了。枉青粉墙西,酒旗斜袅。” “拚把春光湿了”一句,表达了词人愿意让春光在雨中更加滋润,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酒旗斜袅”则描绘了雨中酒肆的景象,虽有酒旗飘扬,但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
“扑蝶湔裙,梦华遗事何人晓。” 这两句通过描写少女在雨中追逐蝴蝶、洗涤裙摆的场景,反映了青春的活力与纯真,同时也引出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以及这些记忆是否有人能理解或共感的疑问。
“落红旋被东风扫。扫不去、閒愁缥缈。” 最后,词人通过落花被风吹散的情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以及随之而来的闲愁。尽管东风可以扫去落花,却无法扫去心中的愁绪,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词以雨为线索,串联起春日的景色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追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