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水》
《咏水》全文
唐 / 骆宾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沈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0)
注释
通地:遍布各地。
纪:记载,叙述。
疏派:分支流派。
合:源自,连接。
天津: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波随月色净:波光随着月色变得纯净。
态逐桃花春:形态随着春天的桃花开放而变化。
照霞:照亮霞光。
隐石:隐藏在石头后的。
映柳:映照在柳树上。
沈鳞:沉鳞,形容水中的鱼。
挹:汲取,获取。
上善:至高无上的美德。
属意:倾心,有意于。
澹交:淡泊的交往。
翻译
遍历各地的纪述,源自遥远的天津。
波光随着月色变得清澈,姿态随着桃花绽放的春天而变化。
霞光如同隐藏在石头后的光芒,柳树倒影犹如沉鳞在水中。
我最终会追求至高的美德,倾心于淡泊交往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通过对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开篇两句设定了宏伟的意境,水如同一条条记录着大地的历史,而其支流则与天空相连,体现出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这里通过对比,水波被描绘得如同月光一般纯净,水的态度又似桃花盛开时的生机勃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沈鳞。”这两句则从视觉和质感两个层面捕捉到了水的光影变化。水面上反射着霞光,如同隐藏在岩石间;而对岸的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则宛若沉重的鱼鳞,展现了诗人精细入微的观察力。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他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情感和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与他人共同分享这份纯净和善良的情怀。

总体来看,这首咏水之作不仅描绘了水的美丽,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美好境界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   生辰:约619—约687年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
猜你喜欢

送陈尉后之园赏归二首

岩邑崎岖俗最狞,君来谈笑自风生。
平戎大策方微露,执讯奇功便立成。
百里秋光瓜代及,九重春色笋班荣。
金闺此去应无阻,好把胸中次第行。

(0)

和陈叔余韵二首一以谢来意一以勉之

碌碌平生学,惭无席上珍。
仅余守师训,岂欲炫时人。
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
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

(0)

送王子正赴灨倅

昔日濂溪倅此州,施为洒落岂常俦。
今承遗躅百余载,又得当朝一隽流。
诏世典刑应未泯,在民德化岂无求。
发挥旧事重增焕,好与邦人作胜谋。

(0)

西征范田遇雪三绝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
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0)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明辨

利与善之间,微似未易断。
欲无毫厘差,要在明厥辨。

(0)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耻维

耻以维其心,在心每知愧。
不善临吾前,真如负芒刺。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