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四首·其二》
《感事四首·其二》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郁郁三山次第开,离宫别殿似蓬莱。

累朝制度周灵囿,每岁巡游汉曲台。

海外鲎帆来络绎,云中凤阙失崔嵬。

昆明湖畔波如镜,犹望春风玉辇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变迁。首句“郁郁三山次第开”展现了三座山峦层叠,宫殿依次展开的壮观画面,犹如仙境般的蓬莱。接下来的“离宫别殿”暗示了这些宫殿曾是帝王的行宫,与“周灵囿”相连,体现了历代王朝的规制和皇家园林的规模。

“每岁巡游汉曲台”则点明了皇帝每年都会在此游玩,汉曲台可能指的是汉代的建筑遗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通过“海外鲎帆来络绎”描绘了海外船只频繁往来,象征着当时国家的繁荣和对外交往的活跃。

“云中凤阙失崔嵬”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凤阙(凤凰楼阁)的巍峨已不再,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昆明湖畔波如镜,犹望春风玉辇来”以昆明湖的平静水面比喻昔日皇上的宁静生活,而“春风玉辇来”则寄托了诗人对盛世君王再次莅临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遗迹,寓含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安宁的向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凤凰台

只为羊车恋靓妆,仓皇合殿烛无光。

宫中不解嫁鹦鹉,台上安能来凤凰。

(0)

诗一首

玉皇殿前掌书仙,一染尘心谪九天。

莫怪浓香薰骨腻,霞衣曾惹御炉烟。

(0)

浣溪沙·其三和李达才韵

说似当年老季伦。君家虽富客常贫。

何曾一笑任吾真。

酒满罢留天下士,词新空赋坐中春。

谁能绝笔更书麟。

(0)

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

西风迎公来,东风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无酒对公倾,有怀为公赋。

夫子文武资,亦复廊庙具。

刚方仰术业,坦夷见襟度。

青衫试州县,机锋微已露。

吾意有不可,万夫挽不顾。

翱翔诸公间,籍甚当时誉。

峨冠上乌台,直谏汲长孺。

风云千载合,冕旒一言寤。

凛凛议论馀,可使淮南惧。

天威瞻咫尺,政涂去跬步。

兴逸顿言归,解佩苕溪路。

湖山聊寄怀,诗书尚温故。

中外岂不殊,进退自馀裕。

宣城唇齿邦,望公来何暮。

我饥我颦呻,公饭公覆护。

举首望旌戟,指期咏襦裤。

平生触邪手,不难锄弊蠹。

双溪叠嶂间,按堵百无虑。

坐席岂容温,当馈意久注。

献纳念伏蒲,谋谟怀借箸。

行矣股肱良,归作腹心助。

要观今周公,声名三吐哺。

便当侣夔龙,何止冠鹓鹭。

自念接门墙,连岁忘羁寓。

鹢首明当飞,骥尾何由附。

几日复升堂,青天披宿雾。

过雁与来鱼,犹当奉尺素。

西去无多程,不诵阳关句。

(0)

题李德邵檗庵·其二

怀抱如公政自嘉,衡门那复念京华。

壮年底事已将老,作戏逢场新有家。

此去车书应万里,似闻廊庙屏群邪。

时平尤赖安戎策,未合幽栖去国赊。

(0)

晓景

春日映朝霞,新妆出绛纱。

开帘惊宿鸟,倚树落危花。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