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代人听琴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抒情小品,融合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湘娥不葬九疑云”一句,以湘娥的形象起兴,用“九疑”指代古时楚国的地理位置,通过否定性的表述来描绘诗人内心的忧伤。这里的“不葬”,既可以理解为湘娥之魂无处安放,也暗示着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接着,“楚水连天坐忆君”一句,通过楚水与天相接的壮丽画面,传达了诗人坐在这片辽阔中,对远方之人的深沉思念。这里的“坐忆”,表明了记忆和怀念已经成为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句“惟有啼乌旧名在”则转向现实,指出只有那些啼啼鸣叫的小鸟仍然保持着往昔的名字,也就是说,只有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还能触发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忆。
最后,“忍教呜咽夜长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啼鸣声的依恋,即便是这种声音在夜晚持续不断地传来,也愿意去“忍教”(忍受)这样的哀伤,去倾听这些让人回忆起往昔的声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逝者的不舍之意。
听说衲僧牧护,任运逍遥无住。
一条百纳瓶盂,便是生涯调度。
为求至理参寻,不惮寒暑辛苦。
还曾四海周游,山水风云满肚。
内除戒律精严,不学威仪行步。
三乘笑我无能,我笑三乘谩做。
智人权立阶梯,大道本无迷悟。
达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语。
披麻目视云霄,遮莫王侯不顾。
道人本体如然,不是知佛去处。
生也犹如著衫,死也还同脱裤。
生也无喜无忧,八风岂能惊怖。
外相犹似痴人,肚里非常峭措。
活计原无一钱,敢与君王斗富。
愚人摆手憎嫌,智者点头相许。
那知傀儡牵抽,歌舞尽由行主。
一言为报诸人,打破画瓶归去。
《牧护歌》【唐·苏溪和尚】听说衲僧牧护,任运逍遥无住。一条百纳瓶盂,便是生涯调度。为求至理参寻,不惮寒暑辛苦。还曾四海周游,山水风云满肚。内除戒律精严,不学威仪行步。三乘笑我无能,我笑三乘谩做。智人权立阶梯,大道本无迷悟。达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语。披麻目视云霄,遮莫王侯不顾。道人本体如然,不是知佛去处。生也犹如著衫,死也还同脱裤。生也无喜无忧,八风岂能惊怖。外相犹似痴人,肚里非常峭措。活计原无一钱,敢与君王斗富。愚人摆手憎嫌,智者点头相许。那知傀儡牵抽,歌舞尽由行主。一言为报诸人,打破画瓶归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zwVW1xkKXB.html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
自尔初跳跃,人言多拿躩。
常指天外狼,立可口中嚼。
骨长毛衣重,烧残烟草薄。
狡兔何曾擒,时把家鸡捉。
食尽者饭翻,增养者恶壮。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
光彩春风初转蕙,性灵秋水不藏珠。
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
况复元侯旌尔善,桂林枝上得鹓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