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
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
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
偃须求五鼎,陶秪爱吾庐。
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
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
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
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
偃须求五鼎,陶秪爱吾庐。
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末时节,于池州弄水亭的悠闲生活。开篇“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写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装饰,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与洒脱。紧接着,“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则透露了他在为官时不循规蹈,而是深入探究法律之意,这种做法体现了一位有远见和深思的官员形象。
“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描绘出春末时节的景色,花开得并不喧闹而是静谧,树木开始长出新叶,这些自然景物与亭宇形成了和谐的对比。接下来的“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环境的赞美之情,认为没有什么能与此地相媲美。
“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描绘了一场宴会或是聚集的情景,嘉宾们在这里吟诗作对,而侍女们则展示了她们的化妆技艺。紧接着,“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和享受自然美景来消解烦恼的情绪。
“偃须求五鼎,陶秪爱吾庐”则写出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对个人居所的喜爱。这些建筑物象征着一种文化的承载,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最后,“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表达了诗人的个性与众不同,他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而是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以及文化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
岁去不复留,将焉用守为。
辟如东逝水,滔滔信所之。
虽欲挽之归,一寸不可移。
把酒强相守,屡问夜何其。
星宿渐零落,今岁忽已辞。
明岁视今岁,才为一日期。
但恐日复日,毛发暗中衰。
夜窗冉冉明,澹日生寒姿。
一年遂已添,吾生亦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