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煎茶诗赠履约》
《煎茶诗赠履约》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嫩汤自候鱼生眼,新茗还誇翠展旂。

谷雨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

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

酒客不通尘梦醒,卧看春日下松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煎茶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与禅意。首句“嫩汤自候鱼生眼”,以细腻之笔描绘了烹茶时水温恰到好处,仿佛能唤醒沉睡于水中的鱼儿,形象地表现了煎茶技艺的高超与对细节的精准把握。次句“新茗还誇翠展旂”,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新茶比作展开的旗帜,绿意盎然,生动展现了茶叶的鲜活与品质之优。

接着,“谷雨江南佳节近”一句,点明时节与地点,暗示煎茶活动正值谷雨前后,江南水乡的佳节将至,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而“惠泉山下小船归”则将场景拓展至山水之间,小船载着茶香与欢声笑语归来,画面温馨而宁静。

后半部分,“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与隐逸之趣。山人头戴纱帽,身居禅榻,周围飘散着如风似花的香气,既体现了人物的闲适与超脱,也暗含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最后,“酒客不通尘梦醒,卧看春日下松扉”一句,以酒客为视角,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暂时忘却,以及对春日美景的沉浸欣赏。整个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煎茶之乐与生活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煎茶诗赠履约》不仅展现了煎茶技艺的精湛与茶文化的魅力,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郊送于韶马上作

端居昔无悰,出门见芳草。

游子久不归,送客长安道。

垂杨夹御堤,初日正杲杲。

空闻黄鸟声,间关为谁好。

(0)

归次南关驿

祇役忽于今,径涂宛如昨。

秣马息荒林,振车越重壑。

岁暮滞还期,客心怅不乐。

曰予本沈冥,遭时乃濩落。

化海异微禽,蟠泥岂尺蠖。

方因迁斥馀,始遂归来诺。

逝将入云峰,灭迹从所托。

(0)

题王梦端画送祖韶石归惠山

危石压寒筱,高松挂枯藤。

长怀故山景,况见故山僧。

僧今归故山,我归嗟未能。

题诗送僧归,怅然离思增。

(0)

夜抵江上候船至晓始行

夜辞西陵馆,霜谷叫猿歇。

津卒未具舟,天险不可越。

渔商杂候渡,寒立沙上月。

苍烟隐遥汀,益觉涨潮阔。

开桡散惊凫,海色曙初发。

昽昽前山来,稍稍后岭没。

中流闻鼓角,隔岸见城阙。

客路得奇观,临风闷俱豁。

(0)

村社迎神曲

旦旭兮曈曚,神鸦起兮云中。

沐予发于兰汤兮,振予衣于蕙风。

洁斋俟兮土公,土公不来兮劳心忡忡。

(0)

莫愁曲

石城有美女,自名为莫愁。

不知愁愈多,故与少年游。

短衣在艇子,送欢至楚山。

莫愁善为歌,一声满江间。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