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昔无悰,出门见芳草。
游子久不归,送客长安道。
垂杨夹御堤,初日正杲杲。
空闻黄鸟声,间关为谁好。
端居昔无悰,出门见芳草。
游子久不归,送客长安道。
垂杨夹御堤,初日正杲杲。
空闻黄鸟声,间关为谁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于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离愁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端居昔无悰”,诗人回忆往昔独处时内心的无聊与寂寞,为下文的场景转换和情感铺垫。接着,“出门见芳草”一句,以春日的生机勃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展开的旅程充满希望与活力。
“游子久不归,送客长安道”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送别。游子长期在外,如今归来,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团聚,只能在长安的大道上相送。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蕴含了对远方生活的复杂情感。
“垂杨夹御堤,初日正杲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送别景象。御堤两旁垂柳依依,阳光正好,温暖而明亮。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略带伤感,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友情,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
“空闻黄鸟声,间关为谁好”则通过听觉描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黄鸟的鸣叫声在空中回荡,但它们的歌声似乎没有特定的对象,显得有些孤独和迷茫。这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哀叹,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忧虑。
前日庐山,今日庐山,岂偶然哉。
喜青衫旧梦,轻车熟路,白云清兴,翠壁丹崖。
石镜光寒,香炉烟暖,晴雪飞空玉峡开。
天公意,欲先生健笔,洗尽尘埃。三年握手金台。
任意气、相期隘九垓。
恨征帆缥缈,秋风南浦,书灯冷落,夜雨西斋。
莲社香中,琵琶亭上,我念京尘无好怀。
君须记,怕雁回时节,早寄诗来。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消受北窗凉晓。
经卷熏炉,笔床茶具,长物任他围绕。
老子无情,年光有限,只似木人花鸟。
指凝云、数朵奇峰,曾见汉唐池沼。
还自笑,待老学蟫鱼,金题玉躞,书里便容身了。
阿对泉头,布衣无恙,占断雨苔风筱。
独鹤归迟,西山缺处,掠过乱鸦林表。
舞琴心三叠胎仙,坐到天高月小。
胜花时。临风渺予思。
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
湿模糊、难描树影,白鬅鬙、尽改松姿。裙溅冰泥。
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
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
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
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
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
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
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
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看红梅未了,搴杜若,结幽兰。
喜树遮云鬓,地开月面,竹亸风鬟。投竿。
钓鱼台下,似画舫、和雨阁前滩。
龙挂古藤千丈,鹤眠矮屋三间。跻攀。危磴小阑干。
松外倚高寒。且缓步寻诗,忘怀唤酒,满意看山。
斓斑。紫苔外晕,拂苍云、字字碧琅玕。
说与花间胜友,主人未可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