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辞西陵馆,霜谷叫猿歇。
津卒未具舟,天险不可越。
渔商杂候渡,寒立沙上月。
苍烟隐遥汀,益觉涨潮阔。
开桡散惊凫,海色曙初发。
昽昽前山来,稍稍后岭没。
中流闻鼓角,隔岸见城阙。
客路得奇观,临风闷俱豁。
夜辞西陵馆,霜谷叫猿歇。
津卒未具舟,天险不可越。
渔商杂候渡,寒立沙上月。
苍烟隐遥汀,益觉涨潮阔。
开桡散惊凫,海色曙初发。
昽昽前山来,稍稍后岭没。
中流闻鼓角,隔岸见城阙。
客路得奇观,临风闷俱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离开西陵馆,沿江而行直至黎明时分才开始渡船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旅途感受的深刻体会。
首句“夜辞西陵馆,霜谷叫猿歇”,以“夜”、“霜谷”、“猿”等意象营造出清冷而静谧的夜晚氛围,猿声的“歇”字则暗示了夜深人静,万物归于沉寂的状态。接着,“津卒未具舟,天险不可越”两句,点明了渡船的困难与挑战,天险不仅指自然环境的险峻,也暗含了等待与不安的情绪。
“渔商杂候渡,寒立沙上月”描绘了渡口的景象,渔夫和商人杂乱地等待着渡船,他们站在寒冷的沙滩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期待。接下来,“苍烟隐遥汀,益觉涨潮阔”通过“苍烟”、“遥汀”、“涨潮”等意象,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开桡散惊凫,海色曙初发”两句,诗人乘船前行,划动船桨,惊起了水面上的野鸭,随着晨光的初现,海色渐渐显现,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最后,“昽昽前山来,稍稍后岭没”描绘了日出时分,山峦逐渐从黑暗中显现,又逐渐隐入光明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中流闻鼓角,隔岸见城阙”则通过“鼓角”和“城阙”的意象,暗示了远处的军事活动或城市的存在,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客路得奇观,临风闷俱豁”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豁然开朗,以及旅途中的种种情绪得以释放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江上夜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