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官已作吴中隐,携客同登湖上台。
峭壁日穿云窦破,飞泉风拂雨珠来。
山光绕户开图画,湖景浮空落酒杯。
乘兴久?酩酊醉,林间好鸟莫频催。
解官已作吴中隐,携客同登湖上台。
峭壁日穿云窦破,飞泉风拂雨珠来。
山光绕户开图画,湖景浮空落酒杯。
乘兴久?酩酊醉,林间好鸟莫频催。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登虞山拂水岩高台》描绘了一幅闲适的隐逸画面。首句“解官已作吴中隐”,表达了诗人辞去官职后选择在江南吴地过隐居生活的决心。次句“携客同登湖上台”,展现了与友人共游山水的惬意。
颔联“峭壁日穿云窦破,飞泉风拂雨珠来”运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山崖峭壁上的阳光穿透云层,仿佛打开了天窗,而飞流直下的泉水在风中摇曳,如雨珠般洒落,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景象。
颈联“山光绕户开图画,湖景浮空落酒杯”进一步描绘了四周环境的美丽,山色倒映在湖面,如同画卷展开在眼前,湖光幻化成空中酒杯中的景色,令人陶醉。
尾联“乘兴久酌酩酊醉,林间好鸟莫频催”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美景中,忘却世俗烦恼,尽情畅饮,甚至希望林间的鸟儿不要打扰他的醉意,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利珰凿地脉,名山不能云。
关市纷豺虎,戾气彻苍旻。
去年六月书不雨,迨今河汉飞红尘。
昔闻土养人,今见人食土。
饥来去何之,凄凉空败堵。
父子忍仳离,白骨暴如莽。
饿夫十八万,枵然聚畿辅。
路逢榷利人,不言而敢怒。
我皇恻恻躬祷桑,以实不以文煌煌。
釐弊无异除新法,剔奸何啻烹弘羊。
颂声成轰雷,喜气成灵澍。
虽然草始青,鼓腹若大餔。
家家机杼鸣,处处禾黍布。
公家固不贫,万里尽外库。
君不见从来大乱兴,每自荒年起。
民饥则流流则聚,一夫揭竿大事圮。
迩来景象亦如此,不有甘霖胡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