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随白鸟汀洲立,步入青林台殿出。
湖脉来通方士泉,山颜分入幽人室。
自苦扁舟每访寻,何年空谷无遗逸。
一夜霜风穿客衣,二十六房皆采橘。
兴随白鸟汀洲立,步入青林台殿出。
湖脉来通方士泉,山颜分入幽人室。
自苦扁舟每访寻,何年空谷无遗逸。
一夜霜风穿客衣,二十六房皆采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舜俞在水月院中的游历和感受。首句“兴随白鸟汀洲立”,写诗人兴致勃勃地站在水边洲头,白鸟相伴,显现出他的闲适与自然之趣。接着,“步入青林台殿出”描绘他步入深林,穿过台殿,展现出庭院的宁静与庄重。
“湖脉来通方士泉,山颜分入幽人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月院的环境特色,湖水与山色相互映照,仿佛连通着仙人的泉水和隐士的居所,富有禅意和隐逸之情。
“自苦扁舟每访寻,何年空谷无遗逸”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常乘舟探访这样的地方,期待能遇到高人隐士。最后一句“一夜霜风穿客衣,二十六房皆采橘”,则通过写实的场景,描绘了夜晚寒风吹过,人们在院中采摘橘子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朴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月院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宁静之美。
海水天际落,北风捲蓬根。
愁烟结远思,薄暮空纷纷。
京洛子不留,驱车出都门。
离筵枫叶下,客路远声闻。
借问此日还,何时鸥鹭群。
舟移九曲棹,树隐重关云。
笑我鸾鹤姿,久闭樊笼春。
烟霞有归梦,为尔飞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