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曾可似閒閒,日月携书到处看。
好是薰风惬人意,时来林下整衣冠。
劳劳曾可似閒閒,日月携书到处看。
好是薰风惬人意,时来林下整衣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胡居仁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状态。"劳劳曾可似閒閒",他虽然生活劳碌,但内心却向往着闲适,希望能暂时抛开繁杂事务,享受片刻宁静。"日月携书到处看",他以读书为伴,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携带书籍,体现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好是薰风惬人意",这里借用了“薰风”这一自然意象,形容和煦的微风给人带来的舒适感,暗示他在阅读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仿佛置身于宜人的环境中,心情愉悦。"时来林下整衣冠",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想象在林间静谧之时,整理衣冠,更显心境的清雅与从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读书和自然环境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在忙碌生活中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户枢不容蠹,展转夕与朝。
死水不赴壑,浅于杯所胶。
人生戒甚逸,起我少自劳。
呼僮续长绠,落落鸣桔槔。
携瓢傍脩竹,灌洒绕百遭。
念此十二君,离群自江皋。
移栽一年馀,已长数尺梢。
斋前雨霜丛,岁久根已交。
交根缠箨龙,卷叶不复摇。
聊苏夏日畏,未谢春雨膏。
萧萧便生凉,霍若云雾消。
却坐井边石,清泉濯双骹。
官闲但数数,听以老圃嘲。
岂敢运甓比,漫欲滋枯焦。
披榛不知疲,诘屈岩下路。
俄然见深窾,偊步入岩户。
一泓窈而澄,百步清以骛。
人言紫髯仙,白马从此度。
磷磷尽赤石,丹灶遗滓污。
收藏已儿啼,效速胜麻护。
因知世盲聋,荒怪杂疑误。
虚空如许大,长啸可平步。
胡为万山底,踯躅向烟雾。
生涯一茅屋,物役忘万殊。
再为东诸侯,作军蒐被庐。
追寻念往迹,六鹢惭宋都。
浩歌记土风,谁能和且趋。
自笑良巳隘,真成撅株拘。
聊云效知止,未敢伤廉隅。
兹山阅人多,龙蟠委崎岖。
寄我千里目,筇枝尚堪扶。
但愁见中原,惊心怆嗟吁。
何由返我室,小径遵芋区。
未用怀远游,苍茫赋三闾。
明当秣吾马,解组戒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