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寒冬冬至节,日夕北风何凛冽。
同云布地卷茆村,悲号中夜枯桑折。
五更风止天未明,半空淅沥雨作雪。
长涂一望高下平,鸡鸣门外无车辙。
披裘骑马行雪中,以手执鞭冷如铁。
男儿他乡自苦卒,安居那得成豪杰。
荒田不种少人烟,野河冰合桥梁绝。
驰驱百里始还家,入门夜暗灯将灭。
道路风尘阻且长,相逢气结不能说。
亲戚家人皆笑余,年年岁岁长离别。
作客寒冬冬至节,日夕北风何凛冽。
同云布地卷茆村,悲号中夜枯桑折。
五更风止天未明,半空淅沥雨作雪。
长涂一望高下平,鸡鸣门外无车辙。
披裘骑马行雪中,以手执鞭冷如铁。
男儿他乡自苦卒,安居那得成豪杰。
荒田不种少人烟,野河冰合桥梁绝。
驰驱百里始还家,入门夜暗灯将灭。
道路风尘阻且长,相逢气结不能说。
亲戚家人皆笑余,年年岁岁长离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冬时节,从远方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作客寒冬冬至节”,点明了时间背景,冬至节时分,寒风凛冽,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接着,“日夕北风何凛冽”一句,通过描述北风的凛冽,渲染出一种寒冷刺骨的氛围。随后,“同云布地卷茆村,悲号中夜枯桑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乌云密布,狂风卷起茅屋,枯桑在夜风中悲鸣折断,营造出一种荒凉与悲壮的意境。
“五更风止天未明,半空淅沥雨作雪”写出了风停雨雪交加的景象,清晨的天空中飘落着雪花,预示着严冬的到来。接下来,“长涂一望高下平,鸡鸣门外无车辙”描绘了一条漫长的雪路,路上静悄悄的,只有远处的鸡鸣声打破了寂静,给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
“披裘骑马行雪中,以手执鞭冷如铁”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地中艰难前行的情景,手握冰冷的马鞭,仿佛连空气都变得寒冷。这不仅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
“男儿他乡自苦卒,安居那得成豪杰”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和安定生活的向往。接着,“荒田不种少人烟,野河冰合桥梁绝”描绘了家乡的荒凉景象,河流结冰,桥梁封闭,人烟稀少,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驰驱百里始还家,入门夜暗灯将灭”写出了诗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中,但迎接他的却是夜色中的昏暗灯光,暗示了回家后的疲惫与失落。而“道路风尘阻且长,相逢气结不能说”则表达了与亲人重逢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喜悦,也有难以言表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