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身谁并武昌贤,沥胆披肝气浩然。
奉诏但知君有命,行师敢道主无权。
风波诬陷惟三字,日月争光直万千。
忠报死留书背上,桧奸卖国罪通天。
致身谁并武昌贤,沥胆披肝气浩然。
奉诏但知君有命,行师敢道主无权。
风波诬陷惟三字,日月争光直万千。
忠报死留书背上,桧奸卖国罪通天。
这首诗《论古十二首》中的某一首,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比武昌贤者与奸佞之臣,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私的深刻思考。
首句“致身谁并武昌贤”,开篇即以武昌贤者为标杆,提出问题:谁能与这样的高尚品德相匹敌?接着“沥胆披肝气浩然”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武昌贤者的忠诚与正直,其心如明镜,其志如磐石,气概豪迈。
“奉诏但知君有命,行师敢道主无权。”这两句揭示了忠诚者面对权力时的态度,他们只遵从君命,不质疑君权,即使在军事行动中也坚决执行,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风波诬陷惟三字,日月争光直万千。”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诬陷与真相进行对比,指出诬陷只需三个字,而真相却能照亮千万里,强调了真相的力量和诬陷的微不足道。
“忠报死留书背上,桧奸卖国罪通天。”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赞扬忠诚者的牺牲精神,他们的忠心和牺牲被铭记于后世;而奸佞之臣如秦桧,因出卖国家利益而罪孽深重,其恶行如同触犯天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私的鲜明态度,以及对忠诚者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
炎帝开天,垂仁创制。爰及西周,眷彼苗裔。
实始焦城,离疆启世。维陜有焦,古曰名都。
胙土命氏,此其权舆。有棼孙子,棋跱星敷。
代易世疏,本根一气。譬若千江,同源派异。
念兹厥初,慨焉以喟。猗猗令族,来从宛陵。
有璧在怀,和风郁蒸。匪我则阿,实宗之英。
观光上京,音徽日振。遨游冬春,载觞载咏。
岂无他人,不如同姓。携手亡何,周南以迁。
孰是典司,曰胪句传。何时复来,一别三年。
汉有延寿,经学之宗。亦有孝然,飞声青龙。
和谈遂饮,奕叶清风。峨峨德素,开我后人。
庶其绳之,以慰所亲。匪仁曷仗,匪善曷敦。
一篑非微,为山可至。千里虽难,脂车策骥。
华胃遥遥,孰敢不厉。
《宗人时中之南鸿胪索余诗为韦弦之佩作此与之》【明·焦竑】炎帝开天,垂仁创制。爰及西周,眷彼苗裔。实始焦城,离疆启世。维陜有焦,古曰名都。胙土命氏,此其权舆。有棼孙子,棋跱星敷。代易世疏,本根一气。譬若千江,同源派异。念兹厥初,慨焉以喟。猗猗令族,来从宛陵。有璧在怀,和风郁蒸。匪我则阿,实宗之英。观光上京,音徽日振。遨游冬春,载觞载咏。岂无他人,不如同姓。携手亡何,周南以迁。孰是典司,曰胪句传。何时复来,一别三年。汉有延寿,经学之宗。亦有孝然,飞声青龙。和谈遂饮,奕叶清风。峨峨德素,开我后人。庶其绳之,以慰所亲。匪仁曷仗,匪善曷敦。一篑非微,为山可至。千里虽难,脂车策骥。华胃遥遥,孰敢不厉。
https://shici.929r.com/shici/gEhhAs6.html
弱鬼人惊气食牛,义旗先倡万人收。
剑磨狼血蛮烟晓,箭洗蛟涎瘴雨秋。
才大孔融徒爱国,数奇李广不封侯。
行人传讣疑还信,何处羁魂土一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