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古十二首》
《论古十二首》全文
清 / 章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富春山里爱吾庐,箕颍幽风太古初。

贵重不关天子友,清高偏在钓人居。

庙堂咄咄宁相助,烟水茫茫只自如。

物色羊裘终弗仕,东京气节此权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通过对比庙堂之高与烟水之悠,展现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富春山里爱吾庐”,点明了诗人对富春山中居所的喜爱,暗示了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箕颍幽风太古初”一句,运用典故,将富春山的环境与古代隐士箕子和颍考叔的居住地相联系,强调了这里的环境如同远古时期般宁静幽雅,充满了自然与和谐的气息。

“贵重不关天子友,清高偏在钓人居”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推崇。这里不仅指出了隐士们并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也不依赖于天子的友谊,而是以清高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自处,这与他们选择的隐居生活紧密相关。

“庙堂咄咄宁相助,烟水茫茫只自如”则通过对比庙堂的喧嚣与隐居生活的平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庙堂象征着权力与名利的中心,而隐士们选择远离这些,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物色羊裘终弗仕,东京气节此权舆”两句,总结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精神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羊裘”指的是古代隐士常穿的羊皮衣,象征着他们的简朴生活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东京气节此权舆”则表明了这种隐士精神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尚人格和独立思想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富春山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与庙堂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精神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自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章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天王广教院在蕺山东麓予年二十馀时与老僧惠迪游略无十日不到也淳熙甲辰秋观潮海上偶系舟其门曳杖再游恍如隔世矣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

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

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

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0)

三江舟中大醉作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

(0)

露坐小饮

寂寂柴门闭嫩苔,门前有路走天台。

近秋河汉西南落,欲雨风云东北来。

旋摘甘瓜青带蔓,新篘玉醴冷传杯。

亦知野外无供给,且复相逢笑口开。

(0)

新辟小园六首·其二

西戍归来鬓已霜,生儿又过乃翁长。

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学废仅能书姓字,客来懒复倒衣裳。

山园寂寂春将晚,酷爱幽花似蜜香。

(0)

新岁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

老庖供馎饦,跣婢暖屠苏。

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

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

(0)

登楼

从来好境遍人间,无奈劳生自欠闲。

江近时时吹白雨,楼高面面看青山。

歌声哀怨传三峡,行色凄凉带百蛮。

流落爱君心未已,梦魂犹缀紫宸班。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