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灵有常度,既中必就昃。
潢潦一勺多,易涸亦易溢。
满损圣所戒,谦撝斯受益。
人事纷多岐,失足易沦溺。
回视七尺躯,凛焉抱兢惕。
耀灵有常度,既中必就昃。
潢潦一勺多,易涸亦易溢。
满损圣所戒,谦撝斯受益。
人事纷多岐,失足易沦溺。
回视七尺躯,凛焉抱兢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它以自然现象为喻,阐述了人生的哲理。首句“耀灵有常度,既中必就昃”描绘了太阳运行有规律,中午过后必会偏西,暗指事物发展不可偏极,总有平衡。接下来的“潢潦一勺多,易涸亦易溢”比喻小事积累也能成大患,或转瞬即逝,强调适度与变化。
“满损圣所戒,谦撝斯受益”借用圣人的教诲,指出骄傲自满会带来损失,而谦虚谨慎则能带来益处。诗人进一步联系到人事,“人事纷多岐,失足易沦溺”,暗示人生道路复杂,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困境。
最后两句“回视七尺躯,凛焉抱兢惕”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身行为的警醒,诗人认识到自己的生命短暂,因此时刻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自然现象和人生经验的结合,传达出儒家的中庸之道和自我反省的思想。
向公天下士,慷慨有祖风。
亦复对行殿,密议禆天聪。
君臣意气合,每进尝从容。
飘飘青云志,顾肯贪天功。
荣涂拂衣归,安坐芗林中。
作堂榜企疏,进退聊比踪。
父老非故乡,何必囊金空。
俗轨竞奔驰,世路方尚同。
善为子孙谋,但务田园丰。
伟哉此二子,遐举希冥鸿。
富贵如浮云,声名压岱嵩。
千载继者谁,我友向伯恭。
馀生甚穷独,四海谁与娱。
故乡道脩阻,宛在太末墟。
向来亲仁意,正拟城南居。
乌衣丈人行,玉树珊瑚株。
所冀邻里间,徜徉从所如。
如何漳滨卧,使我恨有馀。
会当悟杯蛇,灵府静以虚。
且复陪杖屦,敢言通有无。
大固擅雄强,一峰连紫逻。
户牖开上头,可爱不可唾。
前山奔马来,一一窗间过。
无人识故侯,得趣贪高卧。
不受富贵吞,但供香火课。
枪甲久沈埋,诗书真顿挫。
两国正交兵,万民心胆破。
莫惜功业成,更遣声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