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伯夷叔齐墓》
《过伯夷叔齐墓》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死不食周家粟,生不履周家土。

卓哉孤竹两弟兄,崭然一饿高千古。

为忠臣,为孝子。为仁人,为义士。

可惜齐景公,千驷无人齿。

牛山陨涕乐生悲,身死心死名亦死。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伯夷和叔齐两位古代忠臣、孝子、仁人、义士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精神的敬仰。诗中提到他们“死不食周家粟,生不履周家土”,展现了他们对周朝政权的坚决反对,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于权势,体现了极高的道德操守和坚定的信念。

“卓哉孤竹两弟兄”一句,赞扬了伯夷和叔齐作为兄弟,共同坚守节操,面对困难和诱惑毫不动摇的精神。他们的行为“崭然一饿高千古”,意味着他们的牺牲和坚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诗中还提到了齐景公,一个拥有众多财富的君主,却未能认识到伯夷和叔齐的价值,没有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行列。这不仅反映了齐景公的短视,也进一步强调了伯夷和叔齐所代表的高尚品质的珍贵。

最后,“牛山陨涕乐生悲,身死心死名亦死”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伯夷和叔齐生命虽逝,但其精神永存的感慨。牛山之泪象征着对生命的珍惜与哀伤,而“身死心死名亦死”则强调了他们虽然肉体消逝,但其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却如同名字一样,永远流传于世,激励着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颂扬了伯夷和叔齐的高尚人格和不屈精神,同时也反思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选择对于历史和后世的影响。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见李提学所和诗次韵

南来藉藉已声先,遥挹清扬意谓然。

果见新诗金掷地,始知馀子管窥天。

三书光范门前拜,一斗长安市上眠。

旧日猖狂俱已矣,输君衡鉴政高悬。

(0)

小楼

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

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

(0)

八月初一日

秋风几日尚无诗,政坐炎歊转赫曦。

閒被贫为魔搅挠,病须凉当药医治。

薄田董穫收新粟,老圃开包献巨梨。

顾此亦差胜穷宦,回头何啻十年迟。

(0)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其四

水绕芝山过紫阳,倒流不解上南昌。

两家俱有传灯子,始信真源气脉长。

(0)

漫兴九首·其三

才到黄花有酒倾,今人动欲作渊明。

瓶无储粟夜无被,此事知君学未成。

(0)

寄题陈公辅听雨轩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捲吟。

龙过惊回攲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