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百年桐,几日凌霹雳。
裁为膝上琴,宛抱《咸池》曲。
高歌试一弹,中夜山鬼泣。
君子亦如此,盖棺事乃毕。
龙门百年桐,几日凌霹雳。
裁为膝上琴,宛抱《咸池》曲。
高歌试一弹,中夜山鬼泣。
君子亦如此,盖棺事乃毕。
这首诗以“龙门百年桐”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与音乐艺术相联系,通过“几日凌霹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接下来,“裁为膝上琴,宛抱《咸池》曲”,诗人将这种氛围转化为音乐的表现,仿佛一把精心制作的古琴,承载着古老而深邃的乐曲,引人入胜。
“高歌试一弹,中夜山鬼泣”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音乐的力量形象化,仿佛在深夜里,山中的鬼魂也被这音乐所感动,为之哭泣。这种夸张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暗示了音乐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跨越生死界限。
最后,“君子亦如此,盖棺事乃毕”一句,诗人将音乐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君子”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音乐如同人生的总结,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结束(“盖棺”),其音乐的影响和精神价值才能得到最终的体现。这句话既是对音乐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崇高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曲逆汉功臣,少年尝窘厄。
巷馆虽席门,轩车尽嘉客。
事魏言不从,说楚谋无获。
来归隆准公,罄伸图霸策。
绛灌竞生妒,谗非相见迫。
封金欲拂衣,将举鸾皇翮。
豁达英主心,信遇终无隔。
小节不掩名,勋庸自辉赫。
三年不见远江梅,长到梅时把酒杯。
似共故人千里别,空思近腊数枝开。
心随晓月经乡渚,梦与春云傍钓台。
金蕊琼花风雪景,凭谁图画入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