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
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
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
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小楼上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窗外的景色,就能领略到天地间所有历史和宇宙之大事,体现出一种宏大的哲思。
接下来的"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则写出了小楼的高度,使得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以远眺山川。这里"初上"二字透露了一种逐渐升高、视野逐渐拓宽的过程。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则是对诗人在小楼上的心境写照。"醉眵"形容眼神中的迷离与悠然,而"天共远"则使人感到一种超越尘世的自由和无边际的宽广。"吟思"表明诗人在此环境中产生了深沉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直至夜晚也未能回还,仿佛时间已被忘却。
最后两句"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则是对小楼所处位置的一种描写和对独享这份美景的感慨。这里的"城市如岩壑"可能指的是城墙或建筑物给人以险峻之感,而"谁能共此閒"则表达出一种独自享受、难以与他人分享的孤独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融合的一种精神状态。
云从林末起,水绕山根发。
古道无行人,疏星伴明月。
不知几千年,宝画閟岩穴。
郁盘不可耐,飞入苍崖骨。
春霆震阴洞,斧首快一划。
铿然堕人间,与世瑞文籍。
自从欧公来,百载今又获。
当时砚屏歌,谪仙倾坐客。
前人傥可验,此美未易测。
吾叔旧不痴,根蒂厚所殖。
定为子孙庆,可但几案饰。
恨无大苏手,对之有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