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岸扁舟泊,天空秋气清。
渔灯明近渚,霜月照孤城。
沙际闻人语,芦间有雁鸣。
夜阑归梦醒,欹枕若为情。
淮岸扁舟泊,天空秋气清。
渔灯明近渚,霜月照孤城。
沙际闻人语,芦间有雁鸣。
夜阑归梦醒,欹枕若为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舟泊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淮河岸边扁舟停泊的场景,天空中秋气清朗,渔灯在近处的水边闪烁,霜月洒在孤城之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沙洲传来的人声与芦苇间的雁鸣,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映衬出舟中人的孤独感。夜深人静之时,归梦被唤醒,枕边人不禁思绪万千,情感难以言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不失含蓄,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明诗。
三冬北风无寸雪,有客驱车向闽粤。
晓辞丹陛发行装,举头尚见都门月。
君在职方今几秋,边功不喜谈封侯。
金绯赫然本公论,此心久抱苍生忧。
海道平时置官守,万里鲸波骏奔走。
内修外攘君所谙,好遣耕桑罢刁斗。
长河南去冰未融,一尊相属离亭东。
行哉宦况亦不恶,荔枝满树狼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