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赞醍醐,仙方誇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
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
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
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
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
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
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
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佛法赞醍醐,仙方誇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
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
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
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
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
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
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
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清晨(卯时)饮酒的场景,通过对比佛法和仙方,以及强调这种酒带来的神速功效,展现了诗人借助酒精而达到的精神状态。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比喻酒精如春风贯穿肠脏,如日光炙烤背部,不仅使身体畅快,也增添了志气。
通过“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饮酒后对物质的超然和精神上的解脱。接着,“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两句,则将这种醉酒后的体验比喻为一种仙境之旅,使读者感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迷离。
诗人通过“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表达了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对世间纷争和烦恼的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全然认同。接下来,“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则是诗人在半醉半醒之间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一句,透露了诗人过去二十年中的种种经历,而今朝终于能够摆脱这些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紧接着,“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则是对过往与现在生活状态的对比。
最后,诗中通过“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等意象,强调了诗人对物质束缚的摆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全诗以“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收结,表现出一种高洁超逸的心境。
龆龀趋庭日,真期万里程。
开编十行下,刻烛五言成。
颇笑阿时学,方怀览古情。
祇言如昨日,不悟已前生。
客里馀长铗,忙中负短檠。
旧言如远客,新卷即生兵。
文武终何执,行藏两未明。
空馀清夜梦,时作读书声。
风雨千山落叶秋,不知当岁泣尼丘。
仲由有勇休凭虎,宁戚虽贤且饭牛。
史笔谩贻来世恨,书生空替古人愁。
凭君局外留高著,莫道乾坤只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