龆龀趋庭日,真期万里程。
开编十行下,刻烛五言成。
颇笑阿时学,方怀览古情。
祇言如昨日,不悟已前生。
客里馀长铗,忙中负短檠。
旧言如远客,新卷即生兵。
文武终何执,行藏两未明。
空馀清夜梦,时作读书声。
龆龀趋庭日,真期万里程。
开编十行下,刻烛五言成。
颇笑阿时学,方怀览古情。
祇言如昨日,不悟已前生。
客里馀长铗,忙中负短檠。
旧言如远客,新卷即生兵。
文武终何执,行藏两未明。
空馀清夜梦,时作读书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看书有感》,通过对童年时期对知识的渴望和长大后忙碌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读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首联“龆龀趋庭日,真期万里程”描绘了年幼时对学习的热忱,视求知为长远的旅程。颔联“开编十行下,刻烛五言成”形象地写出勤奋读书,甚至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诗篇的场景。
颈联“颇笑阿时学,方怀览古情”流露出对当时流行的学问的轻视,转而向往古代圣贤的博学。接下来的诗句“祇言如昨日,不悟已前生”感叹时间飞逝,仿佛昨日之事恍如隔世。诗人感慨自己客居他乡,忙碌无暇,既有“客里馀长铗”的孤独,又有“忙中负短檠”的遗憾,未能充分利用时间。
尾联“文武终何执,行藏两未明”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迷茫,不知应以文还是武为主,也不知道何时该出仕何时该隐退。最后,“空馀清夜梦,时作读书声”以梦境中的读书声收束,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永恒追求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日常琐事之中,体现了罗公升作为宋代文人对人生与学术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