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路周回午日光,万丛红枣万家桑。
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
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
岐路周回午日光,万丛红枣万家桑。
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
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曲阜道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走在曲阜乡间小路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儒家文化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岐路周回午日光”,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在正午的日光下显得尤为明亮,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多歧和复杂。接着“万丛红枣万家桑”一句,通过丰富的色彩对比,展现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红枣与桑树的并置,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农耕文明的繁荣。
“自知白首观吾道,何梦今朝入圣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白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知识的不懈探索,而“入圣乡”则表达了对儒家圣贤的景仰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追求的重视。
“天下几家还孔庙,眼中数仞忽宫墙。”这两句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对比思考。孔庙作为儒家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传统与智慧,而“宫墙”则可能暗指权力与物质的象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可能寻得源头水,洙泗无穷一?长。”诗人借用水源的追寻,表达了对儒家文化根源的探索和对传承的渴望。洙泗河是孔子讲学之地,象征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无穷一?长”则表达了对儒家文化深远影响和不朽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文化思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发。
忽闻歌管吟朔风,精魂想在幽岩中。
银花悬院榜,神撼引铃绦。
葳蕤轻风里,若衔若垂何可拟。
自从一梦高唐后,可是无人胜楚王。
牛羊具特俎,书空跷足睡。
路险侧身行,谁家幼女敲箸歌。
何处丁妻点灯织,鱼虾集橘市。
休咎占人甲,挨持见天丁。
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
世上文章士,谁为第一人。
老生誇隐拙,时辈毁尖新。
■溁寒深百尺,奇觚率尔操。讽谏欣然纳。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