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张仲通水轩》
《次韵张仲通水轩》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池雨含烟暝不收,草根长见水交流。

爱君古锦囊中句,解道今秋似去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āngzhòngtōngshuǐxuān
sòng / wángānshí

chíhányānmíngshōucǎogēnchángjiànshuǐjiāoliú

àijūnjǐnnángzhōngjiědàojīnqiūqiū

翻译
池塘上的雨带着烟雾,天色昏暗无法散去,
草丛深处常有流水潺潺,仿佛在相互交流。
注释
池雨:小雨如烟,显得迷蒙。
含烟:带有朦胧的烟雾。
暝:傍晚或阴暗。
不收:不停歇。
草根:草丛的根部。
长见:常常看到。
水交流:流水不断。
爱君:我喜爱你的。
古锦囊:古代文人常用来装诗文的锦囊。
句:诗句。
解道:能理解说出。
今秋:今年的秋天。
似去秋:如同过去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次韵张仲通水轩》。从诗中可以感受到秋天湿润的气氛和静谧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往昔记忆的追怀。

首句“池雨含烟暝不收”描绘了一幅雨雾缭绕、光线柔和的水边景色,池中的雨似乎融入了迷蒙的烟霭之中,时间仿佛静止。"暝"字特指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此刻的雨不急于收场,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郁。

接着“草根长见水交流”则是对景观的细腻描摹,池中的水面平静至极,以至于草根下的泥土都能清晰地映照出水的流动。这里的“长见”一词,不仅形容了水的清澈,更传达了一种深远和悠久。

第三句“爱君古锦囊中句”表明诗人对往昔记忆的珍视,"锦囊"原指将宝物或重要信息用锦缎包裹起来的地方,此处则喻指心中的宝贵回忆。而“句”字,则是诗人所珍爱的每一个文字,每一段情感的流露。

最后一句“解道今秋似去秋”,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当下秋天景象与过去相似的感慨。"解道"意味着细说、分析,"今秋"指的是当前的秋季,而"去秋"则是过往的秋天。这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在于自然景观,更深层次是在时间流转中人情的不变与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惜。王安石在这短短几句中,不仅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留别经略

稍踏边尘识险夷,忍辞苦口语临歧。

一江沈锁公无渡,千里持粮士有饥。

上将在谋争要著,南人不反竖降旗。

惟应预拟平蛮颂,待取秋风露布驰。

(0)

重过灵岩山馆

灵岩山馆好菟裘,老友重过泪暗流。

嗣祖早亡犹是福,武安若在恐难留。

春风亭树花谁看,落日林峦鸟自投。

终是生平风雅报,及身得免唤朱游。

(0)

春日就亭即景

碧萝掩映小林坰,绕屋平冈迤逦经。

一曲萧江晴入画,几层阁岫暖浮青。

登临到处开襟抱,风雅当年见典型。

好景无边添胜赏,佳游彷佛岘山亭。

(0)

寄闽清陈大章奎

方塘鉴明月,余照揽盈襟。

苦忆芦中士,相怜河上吟。

干将霄汉气,松柏岁寒心。

一棹梅溪便,遥情江水深。

(0)

练光楼小集

偶借春光一倚楼,顿令才士感前游。

十年残梦俱鸿爪,万里归人乍白头。

流水无情终惜别,名山有酒便消愁。

拂衣更向沧江笑,何处云天是十洲。

(0)

武九罢博山却寄

藉甚博山令,音书远易乖。

闻君挂吏议,长揖归茅斋。

岁有耕何获,官清罢亦佳。

余思投刺去,指日渡清淮。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