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其一》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李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稻畦忽秀一枝莲,此刹重开岂偶然。

吹盏幡风心不动,落残花雨法无边。

黄昏也肯烧猪待,白日能容醉酒眠。

我是如来门外汉,不须参我赵州禅。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敬寺中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首句“稻畦忽秀一枝莲”,以自然界的景象起兴,比喻佛法的显现如同稻田中突然绽放出一朵莲花,寓意佛法的珍贵与不期而至。接着,“此刹重开岂偶然”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重现的必然性与重要性,暗示了高僧在此地的修行有着深远的意义。

“吹盏幡风心不动,落残花雨法无边”两句,通过描述风吹动幡旗和花瓣随雨飘落的情景,象征着高僧内心的平静与佛法的广阔无垠。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外在世界的宁静和谐,又揭示了内在精神世界的深邃与广大。

“黄昏也肯烧猪待,白日能容醉酒眠”这两句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细节,通过日常饮食与休息的场景,展现了他生活的随意与自在,同时也体现了佛法对世俗生活的包容态度。这种看似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对佛法深刻理解的体现。

最后,“我是如来门外汉,不须参我赵州禅”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同时也点明了自己虽非高僧,但已从高僧的言行中领悟到了佛法的真谛,无需再通过繁琐的参禅仪式去追求真理。这不仅是对高僧修行境界的高度赞扬,也是对自己心灵成长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敬寺中高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生活的禅意,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寄
朝代:明   字:介立   号:因庵   籍贯:江阴   生辰:1628-1700

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猜你喜欢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0)

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0)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0)

苏州柳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0)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0)

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