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缺南隅五月凉,轻帆一一照苍茫。
旧开左纛归流水,谁贡珊瑚过夕阳。
野鹤乱飞瑶岛外,断云吹入荔支乡。
蜃屯欲碍人来往,犹作天涯殿角光。
地缺南隅五月凉,轻帆一一照苍茫。
旧开左纛归流水,谁贡珊瑚过夕阳。
野鹤乱飞瑶岛外,断云吹入荔支乡。
蜃屯欲碍人来往,犹作天涯殿角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海上景象。首句“地缺南隅五月凉”以独特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中的地理奇观,五月的凉意似乎从南方的某个角落传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凉的氛围。接着,“轻帆一一照苍茫”则将视线拉回现实,轻盈的帆船在广阔的海面上留下一道道光影,展现出航海的自由与壮阔。
“旧开左纛归流水,谁贡珊瑚过夕阳”两句,通过历史的元素和自然景观的结合,赋予画面更深的历史感和浪漫色彩。左纛(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旗帜)与归流、珊瑚与夕阳,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某种历史的变迁或传说故事。
“野鹤乱飞瑶岛外,断云吹入荔支乡”进一步扩展了视野,野鹤在遥远的岛屿上自由飞翔,断云则被风吹向荔枝生长的地方,这样的景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对远方世界的遐想。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后,“蜃屯欲碍人来往,犹作天涯殿角光”以蜃景(海市蜃楼)的形象,象征着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看似不可能到达的地方,仍能感受到光明与希望的存在。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深化了其哲学思考,即即便在最遥远、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自我来太平,十日五巡乡。
一到松门城,六夜宿箬簧。
凡再至三至,新河及新场。
足迹遍东南,更涉大陈航。
乘风破海浪,百里犯重洋。
兼至隘顽城,除夕食不遑。
鸣琴易鸣笳,谁云不下堂。
每每督队出,有如事戎行。
前行列营哨,到处联团防。
炮声雷訇匉,旗影风飞扬。
冒雨群如沐,犯雪冻欲僵。
我劳民未安,中夜起徬徨。
且喜入新年,暂可息尘忙。
行行复至郡,乃为迎送忙。
所贵金石文,为可证故书。
佚事或创获,小学犹其余。
兹鼎郑重言,宗周王命盂。
锡以鬯一卣,黻冕车旗俱。
邦司四百人,仆驭至庶夫。
是当为重臣,何以名泯如。
成王廿三祀,警酒资吁谟。
初疑武之穆,盂本可通邘。
然此述王命,岂容以国呼。
又疑盂于借,唐叔字子于。
然曰祖南公,世系难强诬。
班表有邗叔,时地亦未殊。
其人又无考,傅会滋成愚。
祝雍与陶叔,一例同嗟吁。
仰屋徒自笑,秋风在庭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