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空飐飐飘苍雪,倚石翩翩舞翠涛。
林下唤醒湘水梦,凤凰飞下九天高。
浮空飐飐飘苍雪,倚石翩翩舞翠涛。
林下唤醒湘水梦,凤凰飞下九天高。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生动形象与精神风貌。首句“浮空飐飐飘苍雪”,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飘动的苍雪,既展现了竹子在空中摇曳的姿态,又赋予了其轻盈、飘逸之感。次句“倚石翩翩舞翠涛”,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岩石旁轻盈起舞的情景,翠绿的竹叶如同翻腾的波涛,充满了动态美和生机。
后两句“林下唤醒湘水梦,凤凰飞下九天高”,则通过想象的翅膀,将竹子与湘水、凤凰等意象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神秘浪漫的意境。湘水梦,可能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而凤凰飞下九天高,则寓意着竹子不仅具有自然界的美丽,还承载着高洁、吉祥的文化意义,仿佛从天际而来,带来祥瑞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
举酒且勿饮,请君听我歌。
我歌亦激烈,君行莫蹉跎。
圣主御宸极,治道臻泰和。
文章布海隅,玉帛来岩阿。
人生遘新会,鲜不自濯磨。
痛哭上贾策,笑谈决韩科。
经济一以展,功名良亦多。
维君瑚琏器,贵重含光华。
持以荐清庙,孰云或偏颇。
萧条岁年晏,坐使玄发皤。
终然棠溪精,百鍊非有他。
宪府新辟掾,简书起媕娿。
及兹复自傲,恐尔时已过。
由来九翮鸟,犹值一目罗。
勿谓行路难,且对双眉蛾。
桂林敛烟瘴,炎海恬风波。
道涂虽云远,行迈须逶迤。
为君陈此词,比赠珊瑚柯。
从军乐,右插忘归左繁弱。
天子有诏征不庭,重选前锋扫幽朔。
出门万里不足平,宛驹照耀黄金络。
去年鏖战葱岭东,今年分戍蓬婆中。
蓬婆城外一丈雪,半夜紫驼号北风。
少年忽忆慷慨事,便起酌酒浇心胸。
酒酣耳热声摩空,手舞三尺青芙蓉。
前将军,右都护,壮士在荣不在富。
一朝手格楼兰归,人拥都门看驰骛。
朝承恩,暮承顾,出入三军称独步。
天子倚之安,丞相倚为助。
都门富儿空万数,人生岂被从军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