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双峰山和尚》
《赠双峰山和尚》全文
唐 / 周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

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

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

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0)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大雄伟。
双髻山:比喻山峰形状如女子发髻。
瀑布泻云间:形容瀑布从高空直泻而下。
尘世:指世俗社会。
禅门: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茯神松:指生长在山间的茯苓和松树。
宝石:比喻珍贵的事物。
清业:清净的修行事业。
攀:攀登,此处指追求或达到。
翻译
巍峨的双髻山,瀑布从云端倾泻而下。
世间的人疑惑流水的来源,而禅门却常常远离尘嚣。
茯苓和松树在这里并无差别,都显得宁静祥和,仿佛藏着宝石般珍贵。
我向往这里的清净修行,但又不知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禅意图景。开篇"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通过对双峰山的形象描述,展示了山的雄伟与瀑布的壮丽,瀑布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在山间穿流不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怀疑与逃避,以及对于禅门清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关”字,不仅指物理上的屏障,更有精神上的一种隔绝。

接着"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一句,以自然景物比喻禅者的境界。茯苓神是一种传说中能长生不老的仙草,而这里与松树相提并论,皆指向一种超凡脱俗的生命状态。藏宝石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珍贵,"俱闲"二字,意味着这些自然之物与禅者的精神世界同样处于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

最后一句"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和尚清净生活的仰慕,以及对于这种高洁境界的追求。这里的“攀”字,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攀登,更有心灵层面上的向往与努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脱和对禅门清静生活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与禅学思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周朴
朝代:唐   字:见素   籍贯:福州长乐   生辰:?—878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猜你喜欢

留春令·采莲舟上

采莲舟上,夜来陡觉,十分秋意。
懊恼寒花暂时香,与情浅、人相似。
玉蕊歌清招晚醉,恋小桥风细。
水湿红裙酒初消,又记得、南溪事。

(0)

留春令·海棠风横

海棠风横,醉中吹落,香红强半。
小粉多情怨花飞,仔细把、残香看。
一抹深檀秋水畔。
缕金衣新换。
鹦鹉杯深艳歌迟,更莫放、人肠断。

(0)

留春令·画屏天畔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0)

武陵春·绿蕙红兰芳信歇

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
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
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0)

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
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
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
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0)

武陵春·烟柳长堤知几曲

烟柳长堤知几曲,一曲一魂消。
秋水无情天共遥,愁送木兰桡。
熏香绣被心情懒,期信转迢迢。
记得来时倚画桥,红泪满鲛绡。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