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高座寺》
《九日登高座寺》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已知秋色满江关,此意凭高益莫删。

世乱恰当为客苦,山空愈觉背人閒。

秦淮万户晴烟里,高坐孤亭落照间。

事事顿令华鬓改,菊花应亦笑衰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高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已知秋色满江关”点明时节与地点,秋色充盈江边,渲染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此意凭高益莫删”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这种情感无法割舍,愈发浓厚。

“世乱正当为客苦,山空愈觉背人闲”两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世道混乱,身在异乡的他倍感艰辛;而身处空旷山中,更觉孤独与清闲。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秦淮万户晴烟里,高坐孤亭落照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秦淮河畔,晴空之下,诗人独自坐在孤亭中,夕阳余晖洒落其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最后,“事事顿令华鬓改,菊花应亦笑衰颜”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到自己容颜渐老,但面对自然界的菊花,似乎也能找到一丝安慰与乐观,寓意着即使人生有变,自然之美依然不变,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游西湖五首·其二

雪寒映湖湖水明,西子淡妆仍浅颦。

不会吴儿底心性,冒寒湖上去寻春。

(0)

句·其四

乡关素号贤夫子,事论今推圣长官。

(0)

读乐天閒居篇

予年四十四,发白成衰翁。

非有高盖车,曷与贤者同。

嗟予出寒远,家世尝力农。

十九登科第,圣彀参英雄。

十年出吏选,校书蓬渚中。

天子设采拔,谓有谏诤风。

既叨言责地,蹇蹇思匪躬。

窃不自度量,语剡奸邪胸。

一毫抗千钧,摈落无流踪。

同时皆骧首,金紫班著崇。

唯予守长乐,幸就禄养丰。

八年江海外,再上螭阶东。

四十入西阁,宿仇司化工。

蒙锦投机阱,唯赖天听聪。

代言游禁密,侍从多从容。

寻行京兆事,击断露铦锋。

是职非所好,辄以死竭忠。

愿辟大幽都,为君囚四凶。

愿拂西省堂,为君延夔龙。

愿舒泰山云,甘泽成岁功。

愿回太清日,晴景破阴蒙。

愿跻万人寿,夭扎终不逢。

愿令编户富,食衣无困穷。

群臣走率职,陛下居法宫。

文彩成礼乐,筹略羁夷戎。

意言亦良苦,精神庶潜通。

短步趋远道,心健力不充。

早衰鬓已华,忧伤乃自攻。

我知古人心,生德贯上穹。

何为论贵贱,贵畏非大公。

南归虽云乐,此念殊忡忡。

(0)

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二

梅花不复见,况乃扳花人。

花飞别故树,粉黛化为尘。

秋风捲落叶,虫豸鸣悲辛。

昏鸦投旧巢,匹侣自相亲。

缺月行复满,归云本无垠。

因题忆花篇,此意难重陈。

(0)

读离骚经

莫怪灵均恋楚滨,可能臣子外君亲。

精心独去珠无颣,飞语潜来箭有神。

宋玉招魂推意远,扬雄流涕掩书频。

江边自是修门路,嗟苦先生陨此身。

(0)

病独有药扶持老,贫为无人心俯仰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