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
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
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
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
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
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
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
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三屯营》,通过对三屯山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首联“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三屯山的壮丽景色,同时暗含了历史的厚重感,因为这里曾是少保(可能指明代将领)建立军旗之地。颔联“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运用比喻手法,将三屯营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布局与北平和河上的降城相比较,突出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颈联“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夕阳下的忠祠吸引着山鬼前来,武库中长满青苔,昔日的禁兵已成往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则是对整个区域的总体描绘,幽燕之地的人物都已消失,只剩下颓垣荒草,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哀愁与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的忧思。
沔水悠悠下武昌,向来风物未凄凉。
江楼还对辽天月,湖草犹分汉署香。
信笔题诗输李白,开樽一笑后刘郎。
蹇余终日凭高望,吊古怀人几度伤。
明缗钓香饵,彼取亦已微。
金丸往抵黾,我用一何卑。
余生宇宙间,动辄多愿违。
天王十二闲,玉勒黄金鞿。
奈何骥与騄,不使备六蜚。
盐车初未脱,伯乐第兴悲。
宁甘生刍饿,不为场藿嘶。
京都足风埃,士气随亦淄。
君于万夫间,独若三秀芝。
浩气久已定,得丧亮难移。
对之忘忿戾,澹然移安夷。
论交有斯人,是用久敬之。
吾生三十年,二十九年非。
末路各相望,奋庸会有时。
贵如未可求,守余北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