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佛寺留题》
《大佛寺留题》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绿筱寒松小翠微,鱼声寂寂鼓声稀。

山头远见龟屏出,海峤谁迁石笋归。

欲得鬼神添岭桧,却愁风雨断天衣。

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钵无妨厌蕨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
sòng / xīn

绿xiǎohánsōngxiǎocuìwēishēngshēng

shāntóuyuǎnjiànguīpíngchūhǎiqiáoshuíqiānshísǔnguī

guǐshéntiānlǐngguìquèchóufēngduàntiān

qiánzuòhuīfēiguānfángyànjuéwēi

注释
绿筱:青翠的小竹子。
寒松:寒冷季节中的松树。
鱼声:形容水中的鱼儿发出的声音。
鼓声:可能指寺庙或庆典中的鼓声。
龟屏:像龟背形状的山峰。
石笋:自然形成的石柱状物。
岭桧:生长在山岭上的桧树,象征神灵庇佑。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
翚飞观:形容楼阁如鸟展翅,飞翔的样子。
蕨薇:野菜,这里代指简朴生活。
翻译
青翠的细竹与寒冷的松树构成了一幅小景,鱼儿静静地游动,鼓声稀疏而悠长。
在山顶远远望见龟形的山峰显现,海边又有谁在迁移石笋归来。
想让山岭增添神灵庇佑的柏树,却又担忧风雨会打断天衣无缝的美景。
筹集钱财想要建造一座飞翔的楼阁,即使只有一碗蕨薇野菜也足以满足我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风景,融合了自然美与宗教氛围。开篇“绿筱寒松小翠微”勾勒出一片苍郁古木之中蕨类植物生长的场景,给人以清凉而又不失细腻的感觉。“鱼声寂寂鼓声稀”,则通过对比鲜明的声音——微弱的鱼跃声与间或的寺庙钟鼓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诗人接着笔触转向远景,“山头远见龟屏出”,隐喻着高远的山峰之上,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灵兽“龟”一般挺立。“海峤谁迁石笋归”,则是对一处海边奇特地貌的描写,石笋如同天然雕塑,引人遐想。

中间两句,“欲得鬼神添岭桧,卻愁风雨断天衣”,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力,甚至是超自然力量来修建或增添山中的建筑物——“岭桧”可能指的是寺庙的木结构部分。但同时,又担忧自然灾害如风雨可能对这些努力造成破坏,“天衣”在这里有保护、覆盖之意。

末尾两句,“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钵无妨厌蕨薇”,诗人表达了想要通过募集资金来建造一处高耸的瞭望之地——“翚飞观”,以便更好地领略自然与宗教文化的结合。而最后一句,则是对一种植物——蕨类植物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即使只有简单的饮食,也不至于对这种美好的事物有所厌倦。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送绶东归十一首·其十一

归路钱唐莫久留,西陵渡口趁官舟。

到家已是将残臈,好会亲邻酒旋篘。

(0)

送绶东归十一首·其十

多年为客倦驰奔,赖尔艰辛植户门。

临别欲言无可说,但将甘旨给晨昏。

(0)

江上十首·其十

内班清切侍金銮,深愧无能负好官。

万里长风开霁色,举头红日是长安。

(0)

赠车同·其二

友朋何寥寥,人事兼聚散。

一饭别君庐,时日不可算。

子嗟丧频仍,余苦病居半。

酸辛勿重陈,倒箧烦点窜。

但愧岭头泷,波澜怯河汉。

佳恶吾自知,洪炉休辞锻。

后会总茫茫,莫负灯花灿。

(0)

闽滩竹枝词二首·其二

虎踞龙蟠似此无,风雷怒挟一舟孤。

千堆乱石排刀剑,直作南阳八阵图。

(0)

七夕雨

经年旧雨首频搔,正好连床怪尔挠。

宝枕才通巫峡梦,玉绳顿撼广陵涛。

洒来别泪柔丝堕,滴尽秋宵爽籁号。

河鼓无声听淅沥,天街如水净尘嚣。

飘残蛛羃函犹湿,零乱乌衣驾不牢。

书曝休誇胸万卷,织空错认手三缫。

洗车泽布随车远,触石云兴化石高。

肠断淋铃传一曲,星前密誓倍心忉。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