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丹灶土》
《题丹灶土》全文
明 / 谢宪   形式: 七言绝句

丹成灶冷烟火息,青草黄沙杂瓦砾。

相传有病可能医,此土何妨当饭食。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宪的《题丹灶土》充满了对古代炼丹术的想象与思考。诗中描绘了一幅丹炉已成,但火已熄灭,灶台冷清的画面,象征着炼丹过程的结束。青草覆盖在黄沙之上,与废弃的瓦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氛围。这种景象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终结,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变迁。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相传有病可能医,此土何妨当饭食。”这句话既是对古代炼丹术中追求长生不老和治病救人的理念的反思,也是对土地资源多样利用的一种思考。它暗示了即使在炼丹失败或过程结束后,这片土地仍然具有其他用途,比如作为食物来源。这样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以及对资源多维度利用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对古代炼丹术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和生活哲理的探索。

作者介绍

谢宪
朝代:明

谢宪,字汝慎,号惕斋。归善人。明世宗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贡生。事见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
猜你喜欢

丙戌重九用东坡丙子重九韵·其二

故人夙戒我,同搴北山去。

乘兴忽中败,劳哉章使君。

今年山雨足,高土生苔纹。

奔流下冀野,糜沸如汤沄。

恤邻不闭籴,佳节敢犒勤。

荒居尚得蟹,惠与三老分。

此邦岁独乐,蔬蕨缘溪濆。

我忧亦何补,闲入麋鹿群。

尽遣百朋从,随在生幽欣。

邻翁为我计,便乞营田耘。

(0)

题青岛新居

海色苍茫外,还疑别一村。

窗虚山作画,林密树为门。

宴坐时忘我,携行或弄孙。

不知寰宇内,万里战云昏。

(0)

晚泊如皋

浮生飘泊走关河,落日平湖水不波。

沙鸟渐随帆影减,炊烟都杂海云多。

渔家有圃栽松竹,樵径无人长薜萝。

烽火年来未销歇,江乡何日靖干戈。

(0)

地老天荒处,无人有绿苔。

空山閟秋色,大造出闲材。

罽细雨丝织,衣轻风剪裁。

可怜花落尽,幽径为谁开。

(0)

信陵书院作追述耆献留别院中诸生叠仙屏河帅韵·其六

熙朝昕鼓以时催,洛学昌明涤草莱。

八子馨香俱沆瀣,两河灵秀此胚胎。

中牟云集生徒盛,仪邑天褒礼乐才。

当日黄流劳圣虑,得人斯免泽鸿哀。

(0)

题夏闰枝青镫有味图

至文肇六籍,洙泗执枢纽。

鲁论四教垂,文实居其首。

天地虽广大,万物虽繁茂,厥理靡不包,一一资析剖。

譬如城门轨,万马此辐辏。

自遭秦坑焚,汉兴葺残漏。

讹谬日渐增,糠秕遂杂糅。

厥后流益分,笙簧百家奏。

经史子集区,金石梨枣寿。

儒者生近今,简册如山阜。

区区两目力,讵易遍寻究。

又况是非间,错互眩妍丑。

出主或入奴,输攻而墨守。

谁能折其中,轇轕辨纷纠。

夙昔有志斯,披诵就窗牖。

荧然夜一檠,不觉柄移斗。

所嗟识趣卑,衣食复奔走。

所学无一成,蹉跎竟谁咎。

闰兄劝学人,翩翩绍华胄。

研摩日不遑,未恃得天厚。

我时共折证,悬河资辨口。

醰然心得言,岂屑拾牙后。

示我青镫图,小册恰藏袖。

开帙肖清神,夜景亦深秀。

梧桐三两株,竦立秋光候。

萧萧竹几丛,掩映茅亭右。

斗室煜孤镫,书外百无有。

恍闻金石声,琅琅激林薮。

我时将南旋,惜别同心友。

敬当临歧言,得勿附琼玖。

相期各努力,业成致不朽。

此味殊酸咸,知音果谁某。

还拟问铜芽,历历心领否。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