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向清溪隐太和,幔亭仙掌翠嵯峨。
君臣药就黄芽熟,道德书成紫气多。
屡许秋风分枸杞,长怀明月共渔歌。
归来检点青囊秘,瑶草春深满涧阿。
闻向清溪隐太和,幔亭仙掌翠嵯峨。
君臣药就黄芽熟,道德书成紫气多。
屡许秋风分枸杞,长怀明月共渔歌。
归来检点青囊秘,瑶草春深满涧阿。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所作的《寄牛牧子》,表达了对友人隐居清溪、修道炼丹生活的向往与怀念。首句“闻向清溪隐太和”描绘了友人在清溪边的隐居生活,暗示着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幔亭仙掌翠嵯峨”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景象,以翠绿的山峰和仙人之居烘托出友人的超凡脱俗。
第二联“君臣药就黄芽熟,道德书成紫气多”暗指友人修炼丹药,追求长生不老之道,同时也寓含了他们对道德学问的追求,紫气环绕象征着高深的智慧和德行。
“屡许秋风分枸杞,长怀明月共渔歌”写诗人期待与友人共享秋风中的枸杞,以及月下渔歌的生活乐趣,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归来检点青囊秘,瑶草春深满涧阿”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珍藏的秘籍在春意盎然的涧边散落,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知识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友人隐逸生活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与祝福,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崇尚。
尘埃困小官,忍穷未为长。
勿苦问穷达,当与贫相忘。
幽栖吴山底,偶占大隐坊。
晨兴到药局,夜坐唯书房。
俯仰亦已安,恍然如山庄。
巷僻远市语,窗明摇灯光。
不觉西风起,雁飞草木黄。
涧下有敝庐,怀哉付饥肠。
诗眼玩尘世,漫作威凤鸣。
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
胡为随人间,叹息百虑萦。
洞中应笑我,何不高举轻。
明时乐未正,尚欲追英茎。
它年淳气合,肯有爵服情。
痴人莫说梦,烈士徒殉名。
转庵偶饶舌,已足压旦评。
古来旷达者,谈笑得此生。
临流赋招隐,一奏朱弦声。
流光驰兔乌,弱质感蒲柳。
新年有乐事,菜羹侑甘酒。
楚俗本自佳,颜巷敢嫌陋。
陶然为一醉,阔步无何有。
画屏贴綵人,赤牛负土偶。
谁能效儿童,剪饰较妍丑。
城南有佳士,避世不回首。
诗成试问之,如此近道否。
钝根君勿嗤,著语不敢苟。
西田下噀兮将荒,胡不归。
彭泽洵美兮,唯柴桑其是思。
米五斗兮何薄,带一束兮何卑。
乾坤莽苍兮,怀有道之无期。
山隩兮江冲,鱼龙波涛兮,芦人渔子犹怔忡。
朝上英兮暮下雄,山林自有豪杰兮,白银水精之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