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观雪韵》
《再用观雪韵》全文
宋 / 蔡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幽居穷僻傍邗沟,晚岁天寒雪意稠。

高卧但知深闭户,纵观何敢共登楼。

寒惊远塞孤飞雁,重压清江独钓舟。

遥想千官驰入贺,葱葱和气满皇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幽居生活图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氛围。诗人蔡戡以“幽居”为背景,将自己置于远离尘嚣的环境之中,通过“穷僻傍邗沟”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晚岁天寒雪意稠”,点明了时间与气候特征,晚年的岁月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凝重,而“雪意稠”则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来临,为后续的雪景描写埋下伏笔。

“高卧但知深闭户,纵观何敢共登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他选择在家中“高卧”,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而不是随波逐流,与他人一同登楼观赏。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寒惊远塞孤飞雁,重压清江独钓舟。”这两句通过雁与舟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壮阔与孤寂。大雪覆盖下的远塞,一只孤雁在空中飞行,显得格外凄凉;而清江上,一叶孤舟独自垂钓,更添了几分冷清与孤独。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最后,“遥想千官驰入贺,葱葱和气满皇州。”这两句诗则从个人的情感世界跳转到更为宏大的社会场景。尽管诗人身处幽居,但他想象着京城中官员们因雪景而欢庆的情景,表现出对国家和谐氛围的向往。这里的“葱葱和气”既指雪后空气清新,也暗含了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雪景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社会理想的映射。

作者介绍

蔡戡
朝代:宋   字:定夫   籍贯:福建仙游   生辰:1141—1182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
猜你喜欢

偶写寒山口号

腹藁写寒山,聊乘片晌閒。

所怀宁止此,九㝢寸心间。

(0)

邓尉山恭瞻皇祖题额松风水月四字各得八句以题为韵四首·其三水

广平肠是铁,高密心如水。

仿佛见斯人,何必称仙子。

枝斜清浅上,影弄漪澜里。

谁先获我心,和靖曾言旨。

(0)

寒山别墅

泉出寒山寒,秀分支硎支。

昔游曾未到,名则常闻之。

烟峦欣始遇,林壑诚幽奇。

应接乃不暇,而尽澄神思。

庭前古干梅,春华三两枝。

孰谓宧光往,斯人如在斯。

(0)

复雪三首·其一

晓报浓阴羃远峦,雨缘春暖雪缘寒。

虽然膏泽无分别,恐酿严凝意未安。

(0)

过济南杂诗叠旧作韵·其二

大清河复小清河,欲悉民艰缓辔过。

祗有平陵不重到,恐防忆旧泪汍波。

(0)

轻阴

轻阴旋作晴,凭舆多惜情。

此郡冬雪微,白沙随风生。

忆我辛未岁,过此飘六霙。

火蛾斗冰花,节景真祥亨。

上元则已度,燕九行将迎。

瑞叶宜及时,塍麦犹未萌。

英英晚来重,企望巡檐楹。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