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彤管插云霄,域内群峰夜自朝。
望去乍疑青玉案,坐来堪与赤霞标。
春深雪颖流云影,日下文光烛斗杓。
一自长卿题柱后,千秋彩色满岧峣。
何年彤管插云霄,域内群峰夜自朝。
望去乍疑青玉案,坐来堪与赤霞标。
春深雪颖流云影,日下文光烛斗杓。
一自长卿题柱后,千秋彩色满岧峣。
这首诗描绘了文笔峰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文笔峰比作彤管插入云霄,群峰在夜晚自发朝拜,仿佛青玉案一般静谧而庄严。春日里,雪颖映照着流云的影子,阳光之下,文笔峰的文光直射斗杓,与星辰交相辉映。诗中“一自长卿题柱后,千秋彩色满岧峣”一句,借司马相如题柱的故事,表达了对文笔峰独特魅力的赞叹,以及其千年不衰的风采。整首诗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审美追求。
春来无事不芳辰,尊酒流连动涉旬。
三径每从羊仲赏,诸侯谁念马卿贫。
藏名祇许渔樵识,混迹从教鹿豕亲。
老去心情常在野,摩娑双眼看垂纶。
脩竹不知数,云藏小渭川。
亭沼经营初,观者日骈阗。
耆旧为我语,中有一龙渊。
时时见怪象,吐气如长烟。
渔人或舣舟,樵牧不敢前。
兹实总角时,耳聆父老言。
相携示其处,止水涵青黫。
沈沈不见底,似有蛟蛇蟠。
我时心语口,龙岂居其间。
江湖非不广,而此栖蜿蜒。
有无未可知,疑信空相传。
皇天傥困汝,时至须腾骞。
沧溟可以家,一徙窟宅悭。
变化作霖雨,涤荡骄阳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