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
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
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
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
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
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
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
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三日于滁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描绘了诗人在这座古老的殿堂里,度过了七天悠然自得的生活,直到上巳节的春阴散去,他的眼睛才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高卧”二字,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春阴眼乍开”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为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喜悦。
颔联“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主题。诗人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提出“纳纳乾坤谁主客”的疑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后句“冥冥风雨自楼台”则以风雨中的楼台为意象,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颈联“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转而描写具体的自然景观。银杏树高耸入云,黄鹂鸟在窗前飞来飞去,百次之多,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尾联“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韦涧、欧亭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游之地,此处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或历史遗迹。诗人虽未能亲至这些地方,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它们的向往和羡慕,尤其是“掌中杯”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豁达与超脱。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
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
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
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
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污直如矢。
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
腴田好爵某不顾,携手河梁得鱼泚。
旸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美。
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
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
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
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
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
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
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
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著裘马尘。
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
古云变鲁可至道,百年正学亦失真。
尼山一何高,泗洙一何深。
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
悠悠清泉涤我虑,飘飘长风吹我襟。
认取当年咏归意,与我同赋暮春吟。
《别永福诸友》【宋·熊鉌】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污直如矢。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腴田好爵某不顾,携手河梁得鱼泚。旸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美。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著裘马尘。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古云变鲁可至道,百年正学亦失真。尼山一何高,泗洙一何深。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悠悠清泉涤我虑,飘飘长风吹我襟。认取当年咏归意,与我同赋暮春吟。
https://shici.929r.com/shici/nRFCU7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