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滁州》
《三月三日滁州》全文
明 / 沈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

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

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

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三日于滁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描绘了诗人在这座古老的殿堂里,度过了七天悠然自得的生活,直到上巳节的春阴散去,他的眼睛才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高卧”二字,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春阴眼乍开”则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为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喜悦。

颔联“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主题。诗人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提出“纳纳乾坤谁主客”的疑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后句“冥冥风雨自楼台”则以风雨中的楼台为意象,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颈联“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转而描写具体的自然景观。银杏树高耸入云,黄鹂鸟在窗前飞来飞去,百次之多,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尾联“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韦涧、欧亭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游之地,此处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或历史遗迹。诗人虽未能亲至这些地方,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它们的向往和羡慕,尤其是“掌中杯”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豁达与超脱。

作者介绍

沈一中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其七

古来抱关人,玩世可无闷。

内省既不愆,得仁又何怨。

(0)

别永福诸友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

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

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

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

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污直如矢。

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

腴田好爵某不顾,携手河梁得鱼泚。

旸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美。

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

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

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

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

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

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

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

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著裘马尘。

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

古云变鲁可至道,百年正学亦失真。

尼山一何高,泗洙一何深。

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

悠悠清泉涤我虑,飘飘长风吹我襟。

认取当年咏归意,与我同赋暮春吟。

(0)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六

忆昔文治初,观风有常公。

维时得欧阳,名籍上国通。

当年主宾美,至今蔼馀风。

新祠荐泉菊,还宜列同宫。

(0)

上张廉访·其一

荒山十室九无人,行道三年两调兵。

闻得老贪今授首,老夫买犊要春耕。

(0)

旧友家睹书劄感成

下马连声扣竹门,主人何事感遗恩。

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0)

书陈颐刚墨梅扇

玉斧琢成明月,陈玄幻出横枝。

依旧西湖风景,素衣聊受尘缁。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