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章》
《挽章》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忆昔垂髫日,相期志已深。

国家当日事,父母此时心。

劫火分南北,秋风隔古今。

病躯可堪此,无泪足沾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āng
sòng / luógōngshēng

chuítiáoxiāngzhìshēn

guójiādāngshìshíxīn

jiéhuǒfēnnánběiqiūfēngjīn

bìngkānlèizhānjīn

注释
垂髫:童年时期。
相期:相互约定、期望。
国家当日事:国家的重大事务。
父母此时心:父母对国家的担忧。
劫火:战争烽火。
南北:指战乱中的敌我双方或地域划分。
秋风:象征历史的流转。
病躯:病弱的身体。
堪:能承受。
无泪足沾襟:连悲伤的眼泪也无法湿润衣襟。
翻译
回忆起年幼时的日子,我们的志向就已经深深相许。
那时国家的大事,就如同父母此刻的忧虑。
战火将天下分为两半,秋风吹过,仿佛跨越了古今的变迁。
如今病弱的身体,怎能承受这样的局面,连泪水都只能打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挽章》,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以"忆昔垂髫日"起笔,回忆童年时期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那时他们已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接着,诗人将个人的志向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暗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国家当日事,父母此时心"道出了家国情怀和个人忧虑。

"劫火分南北,秋风隔古今"运用了象征手法,"劫火"可能象征战争或社会巨变,"分南北"暗指战乱导致的地域分裂,而"秋风"则寓意岁月流转,时间的无情。这两句表达了历史变迁和时空阻隔的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病弱身体为背景,感叹这样的时局下个体的无力和悲凉,"病躯可堪此"流露出深深的无奈,"无泪足沾襟"则表达了极度的哀痛,泪水已经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悲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罗公升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西溪次韵九首·其五

秋风涨川谷,小汊亦容舠。

落照收长缆,随流试短篙。

隔溪闻鼓枻,临海试观涛。

解赋南州浦,前身何水曹。

(0)

四用前韵酬达夫·其三

高阳门巷有人狂,金谷园林数日忙。

多事正堪怜考父,不寻花去却循墙。

(0)

辇下春怀十绝呈赵达夫·其二

栏玉梯金十二楼,百花烘作紫烟浮。

草黏天远难凭信,丝扑人来惯送愁。

(0)

海门故城

故城邑东南,盘盘蛰脩蛇。

借问经始人,云是司徒家。

唐季遭闵凶,群盗纷如麻。

淮海尤剽轻,时时起邀遮。

甚者控壤地,相错临犬牙。

斯人何为者,寻兵啸麇䴥。

擅此一抔土,仅侔国于蜗。

鍖锧稽天诛,至以功爵加。

百年去随手,遗渚临汀沙。

牛羊阅朝昏,草木自萌芽。

谁非化黄壤,此独遗鸡笯。

停骖一回首,浩叹空歌巴。

(0)

送哲公禅老二首·其一

有鹤青田来,骨傲九秋老。

羽毛鸡鹜间,不复故时好。

吴霜割清梦,一夕落幽岛。

哲乎开士秀,佛路著鞭早。

世累糊空云,一以凉飙扫。

往闻琅琊觉,禅海卷狂潦。

纷纷方袍子,未易艖䑰到。

师如健啖儿,把握攫梨枣。

尔来三十年,方寸不赀宝。

鲸钟人谁识,聊徇众击考。

又作云山行,方将同木槁。

勿学断缘人,时寄新诗藁。

(0)

河阳重九

佳辰虽可重,无客共登高。

蒸粉随粗饭,挼花对浊醪。

放歌元不解,拟赋亦徒劳。

坐听儿童语,悠悠愧尔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