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邑东南,盘盘蛰脩蛇。
借问经始人,云是司徒家。
唐季遭闵凶,群盗纷如麻。
淮海尤剽轻,时时起邀遮。
甚者控壤地,相错临犬牙。
斯人何为者,寻兵啸麇䴥。
擅此一抔土,仅侔国于蜗。
鍖锧稽天诛,至以功爵加。
百年去随手,遗渚临汀沙。
牛羊阅朝昏,草木自萌芽。
谁非化黄壤,此独遗鸡笯。
停骖一回首,浩叹空歌巴。
故城邑东南,盘盘蛰脩蛇。
借问经始人,云是司徒家。
唐季遭闵凶,群盗纷如麻。
淮海尤剽轻,时时起邀遮。
甚者控壤地,相错临犬牙。
斯人何为者,寻兵啸麇䴥。
擅此一抔土,仅侔国于蜗。
鍖锧稽天诛,至以功爵加。
百年去随手,遗渚临汀沙。
牛羊阅朝昏,草木自萌芽。
谁非化黄壤,此独遗鸡笯。
停骖一回首,浩叹空歌巴。
这首诗描绘了海门故城的历史变迁与沧桑感。诗人以“故城邑东南,盘盘蛰脩蛇”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海门故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仿佛一条沉睡的巨蛇盘踞于此。接着,“借问经始人,云是司徒家”,引出对建造者的追忆,暗示着这座城池曾有人精心规划。
随后,诗人通过“唐季遭闵凶,群盗纷如麻”描绘了唐朝末年战乱频仍的景象,群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紧接着,“淮海尤剽轻,时时起邀遮”,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时期淮海地区的混乱状态,盗贼时常出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甚者控壤地,相错临犬牙”则展现了盗贼们占据土地,相互交错,形成了一种险恶的态势。接下来,“斯人何为者,寻兵啸麇麀”揭示了某些人利用战乱之际,聚集士兵,招摇过市,寻求权力与地位。
“擅此一抔土,仅侔国于蜗”表达了这些人虽然拥有了一小块土地,但其影响力却如同蜗牛壳般微不足道。接着,“鍖锧稽天诛,至以功爵加”指出,最终这些人的罪行被天诛地灭,甚至被赐予功名爵位,讽刺了当时法律制度的荒谬。
“百年去随手,遗渚临汀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百年之后,故城已成废墟,只剩下残垣断壁,临水而立。最后,“牛羊阅朝昏,草木自萌芽。谁非化黄壤,此独遗鸡笯”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万物终将归于尘土,唯有这座故城的遗迹孤独地留存。
“停骖一回首,浩叹空歌巴”则是诗人面对故城遗址时的感慨,他停下马车,回望这片废墟,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叹息,只能空留歌声在风中飘荡。
整首诗通过对海门故城历史变迁的描绘,反映了战争、权力、人性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岁星本是金门客,化作阳春布膏泽。
丹徒盘错试牛刀,导窾批虚罄心力。
羞将聚敛博循良,宁拙催科受迁谪。
一曲长歌归去来,大小山堂花正开。
芝兰并挹天雨露,丛桂同根月殿栽。
齐年卫武犹好学,读书万卷反说约。
名言高咏破群蒙,象帝空王添注脚。
当涂束帛来戋戋,桃李无言玄又玄。
相逢笑我木偶佛,我笑先生烟火仙。
烟火神仙难久住,乘风羽化登瀛去。
空留木偶在人间,带水沾泥日西暮。
丛林可住而不可住也,深山不可住而可住也。
丛林而可住者,粥饭次第,香花络绎,利养富庶。
其不可住者,人我山高,生死海阔,尘牢狱固。
去而入山,苦无闻见,胼手胝足以作务。
深山安可住也,然与鹿豕为徒,猿鹤为侣。
出则笠雨蓑风,耕田种芋。
入则息影松阴,安禅衡宇。不知有名,焉知毁誉。
不知有利,焉知积聚。深山不可不住也。
君不见智泓智者薄善知识而不为,向北山之北而归去。
古寺石亭阴,一泓乃幽旨。
皓月光与涵,清风澹相倚。
渠汲鸣辘轳,摇湛自澄止。
厥称曰廉泉,嘉名世所异。
廉贪各有受,此泉原无己。
廉固非所钦,贪亦何足耻。
不易夷齐心,岂洗盗蹠耳。
涓涓惟自知,消息绝终始。
临流发浩叹,相怜独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