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代薪如桂,还宜火作煤。
翁摊扶杖立,童拾戴筐回。
野屋寒堆整,山炉夜拨灰。
厩官无好事,不遣换香来。
可代薪如桂,还宜火作煤。
翁摊扶杖立,童拾戴筐回。
野屋寒堆整,山炉夜拨灰。
厩官无好事,不遣换香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乡村生活的画面。诗人以"可代薪如桂,还宜火作煤"开篇,赞美薪柴质硬耐烧,如同珍贵的桂木,适合用于取暖。接下来通过"翁摊扶杖立,童拾戴筐回"两句,展现出老翁持杖站立指导,孩童们提篮捡柴归来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
"野屋寒堆整,山炉夜拨灰"进一步描绘了寒夜里,人们围着炉火整理柴堆,夜晚还要拨动炉灰以保持火势的情景。最后两句"厩官无好事,不遣换香来"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管理马厩的官员并无闲情逸致,不会特意派人去换上更香的燃料,增添了生活中的趣味和人情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温馨,展现了元代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和谐,以及人们对温暖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牵牛望断银河岸。禁他一波似练。
夜夜青天,年年白浪,留得佳期如线。春魂零乱。
纵开遍桃花,那寻人面。
狼藉东风,残红空自满庭院。云烟至今更幻。
恁白衣苍狗,须臾万变。
蝶梦未融,鸥盟忽背,几日秋风团扇。彩云易散。
翻输与寻常莺莺燕燕。摺起罗衾,把鸳鸯懒看。
鱼天始翠。见四尺画篷,和云飘起。
桃片压香,倒浸红楼,沉沉地。斜阳染绿浑如醉。
认万古春愁影子。紫萍来往,似寻不到,小桥原位。
重倚。垂杨唤渡,便人语吹过,隔江都细。
住在镜中,让与渔娃,闲梳髻。五湖负了鸳边誓。
甚日办诗船行李。十年花样飘零,听莺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