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雁门·其一》
《过雁门·其一》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尽道当关用一夫,昔人曾此捍匈奴。

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雁门(其一)》,是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时局变化的深刻思考。

首句“尽道当关用一夫”,借用古代兵法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守关将领一人之力足以抵御千军万马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一夫”不仅指守关的士兵,更象征着守关者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精神。接着,“昔人曾此捍匈奴”一句,将视角拉回历史,强调过去有人在此地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国家安宁。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则揭示了时代的变化。冒顿是匈奴的一位首领,这里用来比喻当前的敌人或挑战。李牧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以智勇双全著称。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面对新的挑战,是否还需要像李牧那样卓越的将领?“如前不足都”表达了对传统军事策略在新时代可能不再适用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革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李贽以雁门关为背景,借古喻今,既赞美了古代英雄的英勇事迹,又对当下形势提出了独到见解,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滍城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

(0)

种柏寄苏子美

人皆种花我种柏,为此劲性寒不易。

三春虽怜少姿媚,岁暮方看霭颜色。

南堂之南可数到,列树六本翠磔磔。

安得驿使向姑苏,持以赠君比明德。

(0)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其六天外峰

孤峰望不极,却视天形低。

天高岂可踰,直以云濛之。

何时一扫去,高下皎不疑。

(0)

和圣俞斗山鹊

禀此分斗姿,用舍在所激。

翻跳巧相中,一败躯命掷。

晨鸡鸣不渝,霜隼时乃击。

既无一二效,岂不愧肉食。

(0)

西园

西园日修整,竹树相缀属。

春华犹未敷,气象郁函蓄。

密雨昏远林,轻寒傍脩竹。

于此隐几坐,物我同一目。

弟妹四五人,时来问幽独。

我云忧与乐,在志所徇逐。

无厌万钟慊,有道一箪足。

置是不须议,春醪满樽绿。

(0)

次韵奉答君实问禅

仲尼称无我,老氏贵不仁。

存心一邻虚,去道万由旬。

入俗权立圣,达空安取真。

摩诘非有法,还公本来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