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滍城的一次闲适隐居之行。首句"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以轻快的马蹄声起笔,展现了出行的场景。接着,"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通过山水转折,引出滍阳的景色,暗示旅途的遥远和自然的变换。
诗人进入荒城,"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展现出环境的荒芜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鸟鸣声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诗人邀请朋友进入简陋的居所,享受"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的自然乐趣,以及"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的简单生活。
随后,诗人与友人品酒论道,"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显示出他们对道义的深入探讨。"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表明他们对古代经典的研究。诗人赞赏友人的见解"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认为他能从复杂中提炼出简单的道理。
夜幕降临,"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月光洒在深竹间,"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夜晚。诗人感受着寒意,心中升腾起超脱尘世的向往,"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最后,诗人感慨人间纷扰,"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表达了对红尘俗世的淡然态度。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与友人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新竹乃吾旧游地,沧桑转眼馀哀泪。
谁知更有能诗人,五指峰边吟古春。
丈夫读书兼读律,致君尧舜乃有术。
君今挟律游诸侯,高筑梦哉空也楼。
十二万年一梦耳,皇王帝霸谁长留?
信知大空本无物,得者勿喜失勿忧。
海风吹客高楼头,战场寂寂黄花秋。
人民城郭纵非故,终见仙鹤归来游。
同年桂平黄少瀛,乞我诗寿张诗舲。
示我牛腰诗一束,寿诗舲者多公卿。
公卿满朝尽朱紫,持粱刺肥老且死。
安知海外百万天朝民,一任刲屠作人豕。
谁非黄炎之子孙,九天忍令呼无门!
上书宰相毁苛约,此议已比昌黎尊。
百年万事半颠倒,中外约章那可道?
嗟哉勿谓秦无人,我惜诗舲今已老。
侍儿能画兼能诗,专家诗画传女儿。
诗舲虽老足自遣,且姑谋乐休忧时。
少瀛一官老东粤,诗舲不官为粤客。
相逢相见五羊城,我亦忧时头早白。
海风十月寒吹人,出门欲觅梅花村。
梅花仙人傥有不老术,仙山同醉罗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