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六首·其四》
《读史六首·其四》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广陵琴与山阳笛,哀怨千年尚未平。

正始诸贤零落尽,山王去作晋公卿。

(0)
翻译
广陵的琴声和山阳的笛声,千年的哀怨至今仍未平息。
当初的名士们都已经凋零殆尽,山涛离开后成为了晋朝的高官。
注释
广陵:指广陵散,古代著名的琴曲,象征着悲凉的历史记忆。
山阳:地名,古代的山阳郡,这里代指笛声的发源地。
哀怨:表达悲伤和遗憾的情绪。
千年:时间跨度,强调历史久远。
零落:形容人才凋零,不再聚集。
山王:山涛,字巨源,西晋时期的重要人物。
晋公卿:晋朝的高官,指位高权重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陆文圭的《读史六首》中的第四首,以广陵琴和山阳笛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人事兴衰的感慨。"广陵琴与山阳笛"暗指古代的两种著名乐器,广陵琴象征着高雅的音乐,山阳笛则代表了民间哀怨的情感。诗人通过提及这两样乐器,暗示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哀怨之情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减。

"哀怨千年尚未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哀怨情绪的持久性,即使历经千年,人们对于历史的悲欢离合仍然深感共鸣。"正始诸贤零落尽"则借用了魏晋时期正始年间名士凋零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能之士命运多舛的惋惜。

最后两句"山王去作晋公卿","山王"可能指的是山涛,他在魏晋时期曾为名臣,而"去作晋公卿"则意味着他后来官至高位。诗人借此暗示,即便曾经的贤者也难免陷入世俗权力的漩涡,这与前文的哀怨情感形成对比,寓言了历史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音乐为媒介,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送进士苏瞻乱后出家

因乱事空王,孤心亦不伤。

梵僧为骨肉,柏寺作家乡。

眼闭千行泪,头梳一把霜。

诗书不得力,谁与问苍苍。

(0)

辋川集二十首.辛夷坞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0)

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0)

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0)

哭饶州吴谏议使君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

遗爱永存今似古,高名不朽死如生。

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

(0)

秋砧送邑大夫

断续长门下,清泠逆旅秋。

征夫应待信,寒女不胜愁。

带月飞城上,因风散陌头。

离居偏入听,况复送归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