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琴与山阳笛,哀怨千年尚未平。
正始诸贤零落尽,山王去作晋公卿。
广陵琴与山阳笛,哀怨千年尚未平。
正始诸贤零落尽,山王去作晋公卿。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陆文圭的《读史六首》中的第四首,以广陵琴和山阳笛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人事兴衰的感慨。"广陵琴与山阳笛"暗指古代的两种著名乐器,广陵琴象征着高雅的音乐,山阳笛则代表了民间哀怨的情感。诗人通过提及这两样乐器,暗示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哀怨之情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减。
"哀怨千年尚未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哀怨情绪的持久性,即使历经千年,人们对于历史的悲欢离合仍然深感共鸣。"正始诸贤零落尽"则借用了魏晋时期正始年间名士凋零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能之士命运多舛的惋惜。
最后两句"山王去作晋公卿","山王"可能指的是山涛,他在魏晋时期曾为名臣,而"去作晋公卿"则意味着他后来官至高位。诗人借此暗示,即便曾经的贤者也难免陷入世俗权力的漩涡,这与前文的哀怨情感形成对比,寓言了历史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音乐为媒介,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
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
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
遗爱永存今似古,高名不朽死如生。
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白马名。
授馆曾为门下客,几回垂泪过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