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有新诗记此朝,好天良会故人招。
千门华月春如盎,三日东风冻已消。
银瓮酒香分锦荔,綵屏灯影乱虹桥。
只应不及双龙辇,飞上鳌山听凤箫。
合有新诗记此朝,好天良会故人招。
千门华月春如盎,三日东风冻已消。
银瓮酒香分锦荔,綵屏灯影乱虹桥。
只应不及双龙辇,飞上鳌山听凤箫。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元夕未斋席上次赵类庵韵》描绘了元宵佳节的欢乐景象。首句“合有新诗记此朝”表达了诗人对今日聚会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决定以诗记录下这个时刻。
“好天良会故人招”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晴朗,老友相邀的惬意氛围。接下来,“千门华月春如盎”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满千家万户,仿佛春天的盎然生机充盈在空气中,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喜庆。
“三日东风冻已消”则点出冬寒已过,春风拂面,为节日增添了温暖的气息。诗人通过“银瓮酒香分锦荔”形象地描述了美酒佳肴的诱人香气,以及宴会上色彩斑斓的灯影,犹如“綵屏灯影乱虹桥”,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最后两句“只应不及双龙辇,飞上鳌山听凤箫”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元宵盛况的赞叹,想象自己若能乘坐华丽的龙辇,直上鳌山,聆听笙箫乐曲,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奢华与欢乐气氛。
整首诗语言流畅,画面生动,富有节日的喜庆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明代元宵节的独特魅力。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
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
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
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新家浙江上,独泛落潮归。
秋水照华发,凉风生褐衣。
柴门嘶马少,藜杖拜人稀。
惟有陶潜柳,萧条对掩扉。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䃧。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髣髴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移时却?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境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太湖诗·其八缥缈峰》【唐·皮日休】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䃧。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暴光隔云闪,髣髴亘天龙。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移时却?下,细碎衡与嵩。神物谅不测,绝境尤难穷。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WkmfV4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