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其圭,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圭,衮衮其服。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桓桓其圭,衮衮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圭,衮衮其服。入作三孤,国人是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庄重而又神圣的场景,通过对服饰和圭璧(古代礼器)的描述,展现了上古时期的祭祀仪式。开篇“桓桓其圭,衮衮其衣”显示出一种威严肃穆的气氛,而“出作二伯,天子是毗”则表明这是一场由天子亲自主持,拥有最高礼仪意义的重要典礼。接下来的“桓桓其圭,衮衮其服”继续强调了这种庄严与神圣,而“入作三孤,国人是福”则预示着这场祭祀活动能够带来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桓桓”、“衮衮”,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同时,这些叠词也传达出一种重复、持久和庄严的感觉,与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氛围相契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器和服饰的精细描写,以及对重大典礼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上古时期崇高、神圣的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
都城春如暄,澹荡风光好。
雪罢冰亦泮,长空曀如扫。
文澜漾太液,晴霞涌琼岛。
顾我同署良,行迈何草草。
高堂念亲癠,夙夜心如捣。
岂无一觞酒,为子饯远道。
去乡三十年,昔壮今已老。
同邑不同归,临岐增懆懆。
蓟门宿雨霁,西山翠如扫。
送子出城闉,看山还懆懆。
念子匡庐秀,秋官致身早。
皎洁瑚琏质,岁久声逾好。
昔晤愧匆匆,兹别仍草草。
百年几离合,不觉壮已老。
斗酒慰羁颜,商歌写幽抱。
贵贱各有分,贫富安足道。
何以赠暌违,清名逝为宝。
东岱五岳宗,雄誇齐鲁疆。
磅礴据深广,峻极凌穹苍。
春云起肤寸,乘风歘飘扬。
弥谷乍蔼蔼,浮空忽洋洋。
日观不可辨,环道杳茫茫。
若人尚父裔,家居岱之阳。
诗书际明世,冠绂趋朝行。
引领日东眺,含思在高堂。
不闻泰山云,作霖雨八荒。
僶勉励所志,以副君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