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远十一首·其四》
《寄远十一首·其四》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0)
注释
玉箸:比喻洁白如玉的筷子。
春镜:春天的铜镜,形容湖面如镜。
湖阳水:湖边的水面。
阴丽华:古代美女,此处借指所思之人。
风烟接邻里:形容女子的风姿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如同邻居可望而不可即。
青春已复过:青春不再。
白日忽相催:白日渐短,仿佛在催促时光。
荷花晚:荷花盛开的季节。
意已摧:心情或希望破灭。
相思不惜梦:为了思念而不惜在梦中相见。
阳台: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常指女子居所。
翻译
玉制筷子落在春天的铜镜上,我独自坐着忧虑湖边的水色。
听说她像阴丽华般美丽,她的风姿在烟雾中与邻居相连。
青春已经过去,白日仿佛催促着时光流逝。
只担心荷花开放得太迟,会让我心碎。
思念深重,我不惜在梦中寻找,日夜向着阳台的方向。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深切思念的诗句。首先,"玉箸落春镜"一句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春日中独自对着镜子,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坐愁湖阳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湖阳水常象征着远方或故乡,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

接着,"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这两句通过听闻花香和邻里的风烟,主人公的心情得到了短暂的慰藉。这里的“阴丽华”指的是传说中的美丽女子,它象征着远方亲人或朋友的音容笑貌。

然后,“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主人公意识到时光不等人,而自己的青春也已经过去了一部分,这种感悟让人倍感珍惜时间。

紧接着,“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这两句则表现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遗憾。这里的“荷花晚”可能是指夏日荷花盛开时光短暂,引申为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有其结束的时候。

最后,“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这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或朋友无尽的思念之情,即便是在梦中也愿意与他们相聚。"日夜向阳台"可能是指主人公每天都要登上高处,以望眼欲穿的姿态去寻觅心中的那个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深沉的相思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珍惜。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和方叔见赠二绝·其一

相对清谈味有馀,始知胜读十年书。

尘襟不用频挥麈,自有清风为扫除。

(0)

读亲征诏书二首·其一

逆虏何时正典刑,久闻诸将拥彊兵。

中原未雪十年耻,圣主自劳千里征。

楚国群臣谁恸哭,杜陵野客自吞声。

君恩压顶丘山重,命掷鸿毛未是轻。

(0)

偈二首·其二

南泉肚里饱齁齁,庄主虽饥解点头。

侍者只闻歌乐响,不知洪饮在高楼。

(0)

遣兴十首·其五

草色当阶绿渐侵,我观物化岂无心。

风轩纳絮春无赖,雨屋关愁夜不禁。

(0)

贺阳帅·其一

使节西来快旧游,淳和一洗蜀鹃愁。

文章星斗三千帙,号令风雷六十州。

北虏伫瞻司马相,南夷祇畏卧龙侯。

愿君翻出调元手,万亿春兮万亿秋。

(0)

轮中如有物,光外更无空。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