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其二》
《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上人家海上,喜从名山游。

昔闻三茅君,隐在千峰头。

霜寒草木瘦,岁晚泉石幽。

不见梁丘伯,使我心悠悠。

(0)
注释
上人家海上:海边的人家。
喜:喜欢。
名山:著名的山川。
昔闻:过去听说。
三茅君:传说中的仙人。
千峰头:众多山峰的顶部。
霜寒:秋霜寒冷。
草木瘦:草木枯瘦。
岁晚:年末。
泉石幽:泉水和石头显得幽静。
梁丘伯: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隐士。
使我心悠悠:让我心生感慨。
翻译
我来到海边人家,对游览名山充满喜悦。
过去听说三茅君,隐居在众多山峰之巅。
秋霜使草木凋零,时近年末山泉岩石更显幽深。
未能见到梁丘伯,令我心中思绪万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高人的怀念。开篇"上人家海上,喜从名山游"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处,赏玩名山大川的喜悦之情。接着"昔闻三茅君,隐在千峰头"提及了历史上的隐逸者,如同诗人心中的理想。

"霜寒草木瘦,岁晚泉石幽"则是对秋末景色的描写,草木因霜露而枯萎,泉水和石头在岁末显得格外清幽,这些都是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呈现出的宁静与孤寂。

最后"不见梁丘伯,使我心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亲眼见到那些隐逸者的遗憾和对往昔的怀念。梁丘伯可能是诗人心中的另一个隐逸理想,这种无法实现的见面,让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迷离和悠长。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雨夜闻箫

纱窗徙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0)

水滴

月窟一蟾蜍,变化何所之。

秀拔三峰峦,更蟠两蛟螭。

或化北海鱼,或变南山鹿。

长河与百川,一插归吾腹。

须臾噀出云烟起,濡毫细写龙鸾字。

笔底回春有生意,能使云行兼雨施。

(0)

剡溪藤,鱼网线,捣剉如麋浸水涀。

神工抄作五色笺,凤舞鸾翔云片片。

汉庭帝子爱如宝,诏下蔡侯多制造。

文华殿上赋新诗,御墨淋漓尽章草。

(0)

白头吟二首·其一

双鱼生水中,朝暮不相离。

鸳鸯在河浒,同出复同归。

茂陵多姝子,新花非故枝。

请看膝上琴,是妾手中丝。

琴心有时改,妾心终不移。

(0)

万年树

翳荟隐嘉树,穷冬常不彫。

堆魁火齐珠,错落英琼瑶。

直干不偃蹇,爽气何飘萧。

碧梧与翠竹,无此晴霞标。

忆昨甘泉宫,含风郁萧萧。

凤凰五色羽,翔集不待邀。

天子重万年,当之奏云韶。

王母留佩环,月明耿良宵。

如何海尘起,蜃雾腥丹霄。

恶草荐煌煌,不材耸翘翘。

懿此丽荒寒,容华日以消。

磨牙集豺虎,堕羽群鸱鸮。

引睇苍梧云,重华邈难招。

徘徊将何及,落景腾山椒。

(0)

念奴娇.咏雁

登临送目,正木落衡皋,水寒湘渚。

碧海青天三万里,望断惊弦弱羽。

字写璇空,阵横紫塞,梦入黄芦雨。

锦笺一劄,漫留别后愁语。

空江水碧沙明,閒情谁与,共晚汀鸥鹭。

二十五弦弹古恨,逐伴又还飞去。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多少悲凉处。

千秋哀怨,秖今犹绕筝柱。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