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书怀》
《长安书怀》全文
唐 / 秦韬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

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

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ānshū怀huái
táng / qíntāo

liángfēngchuīhángèngxiāngrénpíng
chángyǒuguīxīnxuánshǒu

kānmèizhěnqióngshēng
lánshōuchǔxiùkōngqiūrǎnxiāngjiāngdàoqīng

zǎowǎnshēnxiánzhùsuōxiāngshēnchùdiàochuánhéng

注释
凉风:形容冷而清的风。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欺人:强烈到让人难以承受。
岚:山间的雾气或轻烟。
楚岫:楚地的山峰。
空碧:天空的碧蓝。
湘江:湖南的著名河流。
身闲:身心放松。
著蓑:穿着蓑衣。
橘香:橘子的香气。
钓船:钓鱼的小船。
翻译
凉风带着雨滴敲打寒冷的夜更,思乡之情如刀割般无法平息。
长久以来,思乡的心挂念在马头之上,怎能忍受无眠时耳边虫鸣声声。
山岚消散,楚地的山峦与天空的碧色融为一体,秋天的湘江水清澈到底。
早晚间,期待着身心悠闲,披蓑衣去往橘香四溢的深处,泊舟垂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景象,凉风吹拂,雨水滴落,带来一种寒意。乡愁如影随形,让人心绪难以平静。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悬挂在心中的归乡之情,就像牵着马匹的缰绳紧紧扣在心头。

"可堪无寐枕蛩声"一句,通过蛩虫鸣叫的声音来形容夜晚难以入睡,内心的不安和忧虑如同蛩声般在耳边回响,不得安宁。诗人借此传达了自己的寂寞与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岚气环绕于楚地的山峦之间,与天空相接,呈现出一片青碧之色。而湘江在秋天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清澈,仿佛连绵到底,无边无际。

最后两句"早晚身闲著蓑去,橘香深处钓船横"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闲暇的时候,可以随意穿梭于稻田之间,感受着橘花清新的香气,而自己则悠然地驾着小舟,在深藏不露的水域中垂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秦韬玉

秦韬玉
朝代:唐   字:中明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生辰:882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逢诗僧

禅玄无可并,诗妙有何评。

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

难求方至理,不朽始为名。

珍重重相见,忘机话此情。

(0)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其一

电击流年七十三,齿衰气沮竟何堪。

谁云有句传天下,自愧无心寄岭南。

晓漱气嫌通市井,晚烹香忆落云潭。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0)

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

百病煎衰朽,栖迟战国中。

思量青壁寺,行坐赤松风。

道寄虚无合,书传往复空。

可怜禅月子,香火国门东。

(0)

闭门

正是闭门争合闭,大家开处不须开。

还防朗月清风夜,有个诗人相访来。

(0)

送李处士归山

旧山来复去,不与世人论。

得道书留箧,忘机酒满尊。

溪轩松偃坐,石室水临门。

应有频相访,相看坐到昏。

(0)

题灵山寺行坚师院

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