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谩与虎须评,槐柳微签亦可情。
老景关门多宿物,用时积否肯留行。
来如病体逢砭石,过似伤民见太平。
可惜汉家张柱史,不曾相识过平生。
象牙谩与虎须评,槐柳微签亦可情。
老景关门多宿物,用时积否肯留行。
来如病体逢砭石,过似伤民见太平。
可惜汉家张柱史,不曾相识过平生。
这首诗《暮年三宠诗(其三)些儿》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年对生活、时光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联“象牙谩与虎须评,槐柳微签亦可情”以比喻手法开篇,将象牙与虎须、槐柳之签相提并论,暗示了对事物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多样性。象牙与虎须在某些人眼中是珍贵之物,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只是寻常之物;同样,槐柳之签虽不起眼,却也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情感寄托。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独特视角的理解和接纳。
颔联“老景关门多宿物,用时积否肯留行”则转向对时间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感慨。老去的时光如同关闭的门,里面藏匿着过往的种种记忆和经历。诗人似乎在说,这些记忆或经历是否会被时间遗忘,还是会在关键时刻被唤醒,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里蕴含了对生命中珍贵瞬间的珍惜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颈联“来如病体逢砭石,过似伤民见太平”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当疾病缠身时,针灸治疗如同冰冷的砭石,虽然痛苦却能带来治愈;而当国家或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时,人们渴望和平与安定,如同经历了战争后见到太平景象。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尾联“可惜汉家张柱史,不曾相识过平生”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遗憾。汉代的张柱史(即张良),以其智慧和忠诚为后世所称颂。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与这样的人物相遇,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未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更多足迹的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时间、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历史的深情回顾。语言流畅,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
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
馀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
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
艳福如斯也!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