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爽气炼金丹,七返从来有七还。
昨夜一声雷霹雳,不知人已在泥丸。
凝神爽气炼金丹,七返从来有七还。
昨夜一声雷霹雳,不知人已在泥丸。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白玉蟾所作,题为《赠云谷孔全道》。从诗中可以看出,白玉蟾在用道家修炼之法比喻友人孔全道先生的精神修养和高尚品格。
“凝神爽气炼金丹”,这里的“凝神”指的是心性专一不散,而“爽气”则是形容一种清新、舒畅的情状,两者结合起来,是在形容孔全道先生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澄明。接着,“炼金丹”是道家修炼术语,用以比喻将精神通过修炼提纯至极致,如同炼制仙丹一样。
“七返从来有七还”,这里所谓的“七返”可能指的是道家的某种修炼方法,意指经过七次的反复修炼,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状态。而“有七还”则表示这种修为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接着,“昨夜一声雷霹雳”,这里用了突如其来的雷声来形容某种突然发生的变化或启示。雷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天道的威严和神秘力量,可能是指孔全道先生在修炼过程中的某次顿悟或精神上的巨大进展。
最后,“不知人已在泥丸”,这里的“泥丸”通常指的是尘世、凡界。诗句中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达到更高境界的意境,可能是说孔全道先生已经通过修炼超越了常人的视野,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对普通人来说几乎不可思议。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妙的比喻手法,赞美孔全道先生在精神修养方面所达到的崇高境界。
堂前种萱忧可忘,不如生儿喜殊常。
呕哑啼笑彩衣侧,满堂和气生嘉祥。
燕寝香凝佳梦兆,与佛同生佛亲抱。
我来初见出锦绷,肌肉照人眉宇好。
世间儿子空纷纷,如君此儿真慰人。
蓟山东盘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天马驹,海鹤子。
气骨初成便超异,籋云冲霄从此始。
玉书金简不足异,布帛菽粟真文字。
委宛惊开先代藏,诗中尽绘农桑事。
忆昔章皇全盛时,尧水汤乾总不知。
千仓万箱陈陈积,祈寒暑雨谁其咨。
田畯女红歌帝力,帝轸民艰情不极。
因披承旨图邠风,亲洒宸章赋闵农。
田家作苦非一状,深耕薄穫何茕茕。
犁头风雨生绡幅,馀音散入春桑曲。
但识宫中锦绣香,争知陌上蚕缫促。
种苗卤莽应无功,提□饲蚕劳亦同。
天文似雨苍颉粟,机杼还凌云汉工。
曾闻姬满歌黄竹,明河霓羽纷相逐。
讵举三推古籍田,肯怜四月新丝熟。
大哉竹简羽陵书,可信农桑足开国。
曲阜遗履乌号弓,精光喷薄摩玄穹。
愿将装御连屏叠,率祖弥增圣道隆。
《邠风图》【明·董其昌】玉书金简不足异,布帛菽粟真文字。委宛惊开先代藏,诗中尽绘农桑事。忆昔章皇全盛时,尧水汤乾总不知。千仓万箱陈陈积,祈寒暑雨谁其咨。田畯女红歌帝力,帝轸民艰情不极。因披承旨图邠风,亲洒宸章赋闵农。田家作苦非一状,深耕薄穫何茕茕。犁头风雨生绡幅,馀音散入春桑曲。但识宫中锦绣香,争知陌上蚕缫促。种苗卤莽应无功,提□饲蚕劳亦同。天文似雨苍颉粟,机杼还凌云汉工。曾闻姬满歌黄竹,明河霓羽纷相逐。讵举三推古籍田,肯怜四月新丝熟。大哉竹简羽陵书,可信农桑足开国。曲阜遗履乌号弓,精光喷薄摩玄穹。愿将装御连屏叠,率祖弥增圣道隆。
https://shici.929r.com/shici/x3ep3.html